第189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用呢?好看嗎?當然不是,葉思文規定,農民得到初級鄉學文憑之後,可以減免當年的賦稅,並且永久性的減免三成賦稅;在工廠裡,有初級鄉學文憑的工人比白丁的工資要高二成。
所謂有利益,才有動力,為了賦稅,為了漲工資,大明的普通老百姓算是豁出去了,他們堅定了一個信念,無論如何,也要拿到文憑。
由於文憑內含的利益太高,假文憑的出現是再所難免,因為無論那個朝代,總有那麼喜歡靠鑽空子來賺錢的無良商人。
葉思文可是個狠人,要是有人敢因為一點蠅頭小利,破壞他的開民智大計,他是絕對不會同意的,絕對是要把這個人搞死的。
為了防止假文憑氾濫,葉思文在泰山書院招募了五十個有遠見的學子,五人一組,成立十個山東教育督查組,透過培訓之後,十個教育督查組趕赴山東各地,監督各地辦學情況,以及文憑發放情況,若是有官員辦學不力,立刻拿下,若是有人敢造假文憑,立刻丟進牢房裡。
開民智事情走上正軌之後,葉思文開始思考新政的下一步要進行什麼。
很快,葉思文就把目光鎖定在了農民的身上,農業乃一個國家生存發展的基礎產業,只有搞好農業,安頓好農民,一個國家才能穩定,才有強大的本錢,如果一個國家連吃都成問題,談什麼稱霸圖強,無異於痴人說夢。
現在大明的土地,大多集中在大地主的手中,真正在耕地的人,真正在承擔農業賦稅的人,手上反而沒有多少土地。
其實大明的地主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傳統意義上的地主,即社會中大中小地主階級,其中包括:王公、貴族、勳戚、達官、顯宦、地主、豪強、富賈、大賈、寺觀僧道等佔有的大量肥沃土地的地主,這些大土地所有者取得土地的途徑包括:皇室的賞賜、依仗權勢巧取豪奪、中小農民為避免賦役投靠勢家所奉獻的田產、奸人為獲賞而投獻的他人田產、利用金錢購買的土地等。
第二種是大明特有的軍事地主,隨著土地兼併的惡性發展,衛所屯田也逐漸破壞。諸王、公侯、監軍太監、統兵將領、衛所軍官和地主豪強競相侵吞屯田,役使軍丁。弘治年間,官僚馬文升指出,天下屯田被“衛所官旗勢豪軍民侵佔盜賣十去其五。”
大明的兩種地主,不僅佔據了大量的土地,他們還不用交稅,大明的賦稅,倒是有多半普通的農民提供的,這是一件十分不公平的事情。
萬年第一首輔張居正曾深刻的分析過大明的農業問題,他認為國家田額減少的原因是豪強兼併,賦役不均,花分詭寄,偏累小民,因此他實行了一條鞭法,稍稍改變了一下大明的土地制度,但是改變得還遠遠不夠。
當葉思文下定決心對山東的土地制度下手的時候,一個和他一樣年輕的人找到了他,此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遠洋商報分報“激揚文墨”的主編黃宗羲。
黃宗羲見到葉思文之後,毫不避諱,直接問道:“侯爺下一步,可是要改革山東的賦稅制度?”
葉思文前幾個月轟轟烈烈辦學的時候,黃宗羲很是關注,經常在報紙上發表文章,大力支援葉思文的決策,一來二去,葉思文和黃宗羲兩人倒是熟稔起來,經常在一起討論新政的發展方向。
見黃宗羲猜到自己下一步的計劃,葉思文笑了笑,道:“南雷先生果然是人中龍鳳,一眼就看出來了我的心思。”
黃宗羲不和葉思文扯皮,直接問道:“侯爺,不知你準備如何改革山東的賦稅制度?”
“呵呵……”葉思文笑了笑,道:“小黃啊!這也是我要問的問題啊!”
“哼哼!”黃宗羲冷哼兩聲,道:“侯爺,在下覺得,賦稅的制度還是不要改變為好。”
葉思文沒想到黃宗羲一大早跑來,居然是來阻止自己進行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