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士兵中挑選出來的500人,此時正在做特殊的訓練,李寧宇對外的說法是,這些人屬於騎兵營,可是李寧宇的軍隊中100匹戰馬都沒有。

接下來的半年時間,李寧宇一直在朝鮮訓練新新招募計程車兵和500人獨立大隊,而此時中法之戰已經從陸地移到了海上,福建海軍在馬尾海戰中慘遭覆沒,同年12月,日本乘機在朝鮮製造了甲申政變。

而李寧宇還在用自己獨特的訓練方法,對朝鮮的新軍和其他計程車兵進行訓練,此時正在某個訓練場內的高臺上,李寧宇正在大聲的說道:“諸位,如果想成為一名出色優秀的狙擊手,除了槍法準,還要有耐力,能人所不能,有時候不知道目標什麼時候出現,狙擊手可能要埋伏几個小時,甚至可能是幾天,所以心理和生理上必須保持最佳狀態,一秒鐘都不可以鬆懈!”。

就在半年的緊張備戰中,李寧宇一共在朝鮮招募了5000人的新軍,同時又從雲南招募了3000士兵,此時李寧宇麾下已經有了三個團,一個獨立大隊。

1884年的12月,日本在朝鮮製造了甲申政變,還是按時發生了,不過一切都在李寧宇的掌握之中,先是和朝鮮王李斌達成了幾項秘密協議,隨後李寧宇開始出兵剿滅朝鮮本土的日本兵。

此時已經是冬季,朝鮮的三岔口陣地上,此時硝煙瀰漫,位處高地的日軍機槍不斷的在噴射著火蛇,李寧宇的攻擊部隊在很艱難的前進。

而畢業於日本帝國陸軍大學的上村三葉是個出色的戰術家,他指揮構築的野戰工事很是別出心裁,三岔口高地頂端是斜角平面臺,按常規,守備一方的工事位置,應構築在山坡平臺的稜線部,這樣可以對進攻一方的動態一覽無餘,也便於居高臨下發揚火力。

可上村三葉偏偏把環形工事構築在高地的平面圓臺中心位置,攻擊部隊在坡下看不見守軍,直射火力便失去作用,而重機槍之類的高射火力又極不強,攻擊部隊剛剛衝上陡坡,只要一露頭,馬上就被日軍的狙擊手打倒,最先參加攻擊的兩個主力排都傷亡過半失去攻擊能力。

不遠處的李寧宇在望遠鏡裡看得清清楚楚,叫來一個剛撤下陣地營長問道:“山坡邊緣離那個環形工事有多遠?”。

那個掛了彩的營長馬上明白,李寧宇問話是什麼意思道:“有40多米!”。

第三十八章:戰三岔口(第二更)

李寧宇揮了揮手,示意那名營長去包紮傷口,隨後他便站在軍事地圖前,皺著眉頭心想道:“硬衝不是辦法,三岔口這邊的戰端一開,整個以三岔為中心的西南戰都熱鬧起來,自己必須在這夥敵人的援兵到達之前,徹底的消滅他們!”。

而此時日軍入侵朝鮮參謀長山本十一和日本駐朝鮮派遣軍司令官西坂田田都在司令部,注視著軍事地圖,同時各級作戰參謀們在緊張地進行著圖上作業,地圖上三岔口周圍已被不同顏色的巨大箭頭所包圍,而日軍朝鮮南安的第3師團和駐守慶州的第16旅團、漢城的第9旅團,都在日夜兼程向三叉口地區分進合擊。

與此同時,整個西南地區的朝鮮軍隊各部和李寧宇所率領的各部部隊也已經和日軍增援部隊紛紛直接開戰,不過李寧宇親自率領的大隊,此時卻和三岔口的上村三葉處於戰鬥的中心點。

接下來李寧宇下達了新的作戰命令,命令是堅決的,那就是不惜一切代價,阻敵增援,同時自己這邊要立即拿下三岔口,因為佔領了三岔口,就等於把入侵朝鮮的日軍部隊一分為二,同時還有日軍用來運兵的通道,一個優良的深水港也將屬於自己,這一仗必須勝利,無可置疑。

於是,圍繞著三岔口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包,整個朝鮮西南地區的部隊和入侵朝鮮的日軍各部已擺出決戰的架勢,而交戰雙方的最高指揮官的目光還是都注視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