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來,包廂裡候著的夥計殷勤招呼,拉開椅子請康時霖坐了,又快手快腳地沏了茶來。

邀請柬上早已標明包廂只能容納六人,所以大家是扣著人數來的。除了康時霖和他的四個徒弟,還有他的大兒子康延年。

康延年已是年近六十的人了,在鴻臚寺任高官。他跟吳懷寺一左一右坐在康時霖身邊,龔城坐在他下首。

吳宗則坐在吳懷寺另一邊。趙如熙作為年紀最小、排序也最小的人,自然是敬陪末座,坐在了吳宗旁邊。

吳宗打量著整個拍賣行的情況,對趙如熙道:「佈置得還不錯。」

趙如熙點點頭。

看到下面只有四、五十個座位,樓上只有二十個包廂,趙如熙道:「就是小了些。」

能參加拍賣人少就算了,在等級森嚴的古代還得按身份地位來排座位,身份地位一目瞭解。

樓上一舉牌,樓下的人就不敢吭聲了。中間的人一舉牌,坐在兩邊包廂的人也成了鵪鶉。那這拍賣會還有什麼意思?

也不知蕭令衍如何處理這個問題的。

她正想著,就聽樓下一陣聳動。

吳宗就起身伸長脖子往下看,嘴裡道:「難道是皇上來了?」

趙如熙卻老神在在地坐在座位上不動:「應該不會。」

吳宗看清楚下面的來人,便又坐了回去:「果然不是。」

幾位皇子可都在這裡了。要是皇上再過來,豈不方便別人一鍋端?

雖說蕭圪要來,禁衛軍肯定要把這裡團團圍住,不讓刺客有機可乘。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小心總沒大錯。為了看個熱鬧就以身犯險,實在不值當。

康時霖且不說,有兒子和徒弟們在,他老人家不用操這份心。吳懷寺和康延年在官場混了一輩子,無論什麼時候都保持著『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行為習慣。

他們人雖陪著康時霖上了樓,卻留了隨從小廝在下面。

這會兒便有康家的下人來稟報:「老太爺、各位爺,方才是宮裡的謝公公代替皇上來參加拍賣會。」

康時霖點了點頭。

他也是十分淡定的一個,知道蕭圪是肯定不會來的,應該皇上身邊的大太監來了,才讓樓上樓下一陣聳動。

謝公公到了,拍賣會就開始了。

出來主持的是一個英俊男子,三十來歲年紀,自稱是五殿下的門客,叫徐舟。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