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也不知修了什麼福,能遇上這麼好的主人。希望姑娘一生順順遂遂、長命百壽。咱們一直做她的莊奴,別再被轉賣了。」

大家都心有慼慼焉,點頭贊同。

縣城離莊子還挺遠,漢子們卻是捨不得花錢坐馬車的。大家安步當車,一路走回去。

好在天色還不晚,等他們走到莊子時,也才是晚飯時分。

「爹,你們回來了?」

守莊門的小子是錢有剩的大兒子,今年十六歲。他看到自家父親,驚喜地大叫一聲,撒丫子往裡跑,一面跑一面喊:「回來了,他們回來了。我爹他們回來了。」

「這臭小子。」錢有剩笑罵一句,把莊門關好,跟著大家一起往裡走。

繞過主宅,又往裡走了一段,下了坡,就能看到他們的莊子了。

可這一眼,大家就愣在了那裡。

原來莊子上是一條泥濘的路,即便是晴天,大路上仍是下雨時形成的泥濘樣子。路的兩旁是一座座參差不齊的低矮的竹籬屋子,外面蓋著的茅草因風吹雨打,早已發黴變黑。再加上養雞鴨豬羊,整個村子常年瀰漫著一股不好聞的味道。

可現在他們看到了什麼?

原先泥濘的大路此時已變成了青石板路,路很寬,可以容納三四輛馬車行駛。

在路的兩旁,整整齊齊地建著一排排地宅子,宅子就跟用尺子量過一般,大小、形狀、朝向都一致。它們全都坐北朝南,前面帶著院子,歇山式瓦頂,泥磚牆。

這些宅子東西各一排,分佈在大路的兩邊。每排都有三個宅子。後面一排跟前面一排相隔著一條小路的距離,十分的整齊美觀。

「這、這……」拴子跟大柱道,「你掐我一下,看看我是不是在做夢。」

大柱也猶疑在夢中,聽拴子這麼一說,毫不客氣地用力掐了拴子一下。

「噝……」拴子痛得倒吸了一口涼氣,可他非但不生氣,反而咧開嘴笑了起來,「哈哈,痛的,不是夢,真不是夢。」

此時正是家家戶戶做晚飯的時候,大家都在家裡。經過錢有剩的兒子一路喊過來,聽到的人都紛紛從宅子裡出來。

於是就看到一群漢子在村口傻愣愣地站著。

錢多多見狀,心裡的得意立刻壓過對兩個兒子的關心和擔憂,朝漢子們笑了起來:「怎麼了?是不是認不得家了?」

錢有餘上前幾步:「爹,這、這……」他指了指宅子,「怎麼才兩個月,宅子都建好了?而且當時不是說……」

他沒說下去。但莊子上所有人都知道他想說的是什麼。

當初趙如熙說可以賒欠木頭給他們建房子時,村裡形成了兩派。

一派欣喜不已,立刻開始做泥磚、打石頭;另一派人卻擔心還不起債,到時候要被賣出去,因此寧願住在低矮的屋子裡,也不願意賒欠。

就比如李婆家,她家沒壯勞力,能幹活的只有她兒媳婦和十二歲的孫子,養活自己都困難,沒有還債能力,因此並不打算建新屋。

那時候錢多多把事情跟周管家說了,周管家問了姑娘,姑娘說願意賒欠的就賒欠,不願意的不用勉強。只是建宅子的要按她的規劃來做。

於是莊子上有一半人打算建房子,其他人都不想改變現狀。

可現在舊屋子全都沒有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高大的泥瓦房。

「哈哈,看到沒?這是咱們家宅子。」錢多多指著最前面一排的宅子笑道,「咱們是最先建的。後面幾排的等咱們建完就跟上。結果那些猶豫的看到建的宅子好,立刻改變了主意。」

「等大部分人都住進了新宅子,最不願意的那些也動搖了。周管家又跟大家說姑娘會讓大家多多賺錢,不催還債,於是全莊子的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