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一面走一面說話,崔夫人指著一個地方道:「這是縫紉系,那邊刺繡系,前面是紡織系,最裡面是廚藝系和印刷系。」

紡織系出來的女工當然是進紡織廠,這裡算是為紡織廠做培訓。

說到這裡,她一臉的感慨:「幸好娘娘當初給了我建議,讓我把一個專業的學生放在一個院系裡管理。否則我還不知道要忙成什麼樣呢。」

女子書院的學生少,每年就招收一個班,每個班的人數都不多。饒是這樣,當初只管理一個只有一百多人的北寧女子書院,崔夫人仍然忙得腳不沾地。

所以在女子技術學院建立之初,趙如熙就給崔夫人寫了一個管理框架,這個框架以現代大學的管理模式為基礎。崔夫人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因地制宜地加以改進。

「也幸好當初先在京城辦了一個,而不是各省府一起辦,否則更加手忙腳亂。」崔夫人想起當初的兵慌馬亂,就心有餘悸。

她打理了那麼久的女子書院,以為很有經驗了。誰知道這個女子技術學院跟女子書院完全不一樣。

每個專業都有短期、中期、長期培訓的班級,人數多,批次多、班級多,人員雜亂,年齡和素質參差不齊。招生、報名的時候麻煩事就很多,管理起來更是比女子書院不知要麻煩多少倍。

幸好把學生分系來管理,崔夫人只要抓總就可以了。

「優秀的學生畢業後進咱們的作坊和鋪子。其他學生呢?就業的情況怎麼樣?」趙如熙問道。

「都還不錯。進了學院學了一定的技能,無論是做糕點還是給人做繡活,都不成問題。咱們的紡織廠和印刷坊更是一直在招人。而且我們也會控制招生的人數,學生貴精不貴多,先把學院的口碑做起來。」崔夫人道。

趙如熙點點頭:「很好。」

她在學院裡轉了一圈,又到了崔夫人辦公的院子坐了坐,看了她們統計出來的資料,提了一些建議,這才離開女子技術學院,準備打道回府。

出了學院,她剛要上車,原先留在門口沒有跟著進學院去的羅氏就走了過來,低聲對趙如熙道:「娘娘,二房的六姑娘,就是嫁進靖平王府的趙如語姑娘派了她的丫鬟扶疏來,說她家姑娘想見您一面。她現在在綏平伯府,您回孃家見她的話,不會影響您的名聲。」

趙如熙眉頭一皺,還以為趙如語仍然沒放棄用美顏丸換靖平王世子妃位置的想法。

她剛想拒絕,就見扶疏站在遠處,遙遙朝這邊行禮,一臉哀求的樣子。

羅氏又道:「扶疏說,六姑娘並不是為了世子妃的事。」

趙如熙在腦子裡問系統:「統啊,你知道趙如語找我想幹什麼不?她還想用美顏丸來誘惑我?」

她知道系統現在以看八卦為樂。即便她沒派它去打探訊息,它感興趣的話,也會跑去看熱鬧。

果然,她這一問,系統還真就知道:「應該不是。她有些後悔當初沒聽你的話。大概是有些感悟想跟你說吧。」

趙如熙:「……」

行叭。

以趙如語那有點一根筋的腦子,如果她不去聽一聽她的感悟,沒準她還得想方設法地來堵她。

如果趙如語思想拐過彎了,想聽一聽忠告,相識一場,趙如熙也不吝於一番勸告的話。

她上了馬車,吩咐道:「回綏平伯府。」

羅氏吃了一驚:「娘娘……」

見趙如熙沒有理會,她沒有再說什麼,走過去跟扶疏說了一聲,便翻身上馬,跟在了馬車旁邊。

趙如熙到了內城就跟尚德長公主分開了,她的馬車直駛綏平伯府。扶疏則乘了一輛騾車遠遠地跟在趙如熙的車隊後面。

綏平伯府的門房看到趙如熙回來,大喜,一邊把趙如熙迎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