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操心自己不擅長的事,把政治上的事往蕭令衍頭上一扔,趙如熙接下來的日子過得很開心。

每天練練字、畫點畫賺積分,然後隔一段時間弄點農業方面的發明。

往年因為肥力不足,京城附近的田地都只種稻穀而不種冬小麥。可趙如熙在秋天就往龔城手裡遞交了一個堆肥的方法。工部往下一普及,全大晉都照著這個法子堆肥施肥,京城附近的冬小麥長得極好。

時間一晃又到了過年的時候。

今年過年,趙元勛、朱氏和老夫人、趙靖泰都呆在姑蘇沒有回京城。

而因為去年的那場政變,蕭圪對於宮中年宴有一種心理上的抗拒,因此並沒有大辦,只一家幾口簡單地吃了一頓飯便散了,趙如熙也避開了不喜歡的年終應酬。

在參加宴會方面,趙如熙在京城裡可謂是女眷中的異類。

她成親前就幾乎不參加宴會,現在仍是。就算尚德長公主或鎮南王府老王妃過壽,她也是去那裡露個面,跟壽星說兩句話就走,完全不跟其他女眷打照面。

也因此,那些因為沒辦法嫁女兒或孫女給齊王做側妃、卯著勁想明嘲暗諷她的一品誥命一直逮不到人,十分失望。

「哼,這些人當著齊王妃的面,笑的那叫一個諂媚,說的奉承話那叫一個動聽;可轉過背就想把家裡的女孩兒送去齊王府跟齊王妃爭寵。真當人家齊王妃是傻子呢?」鎮南王府妃對尚德長公主道。

「知微要是傻子,天底下再沒有聰明人了。」尚德長公主道,「看看人家選的什麼丈夫?為了她,連太子之位都不稀罕。」

說起這個,兩人都滿是唏噓。

尚德長公主還好。她是公主,駙馬並不敢起什麼歪心思。

而鎮南王卻是有小妾的,數量還不少。

所以鎮南王妃對趙如熙最是心服口服。

另外她特別感激趙如熙。

要是沒有趙如熙,她女兒也不可能嫁給吳宗。

吳宗可是從來沒有納過妾的。即便他妻子過世這麼多年,他的後宅都十分乾淨。這樣的男子以後也不會納妾。

「對了,剛才靖平王妃找你做什麼?」鎮南王妃忽然想起一件事,問尚德長公主道。

說起這事,尚德長公主的嘴角就抽了抽:「她來問我,他們家要不要把齊王妃的堂妹給扶正。」

鎮南王妃:「……」

靖平王也是郡王,靖平王府的事情,鎮南王妃十分清楚。

去年政變沒過多久,靖平王世子忽然得了急病去世了,靖平王府嫡出的四公子蕭斯傑成了世子。

蕭斯傑原來的妻子一直身體就不好,總是病怏怏的。去年春天感染了風寒,終於沒挺過去,香消玉殞了,也沒留下一兒半女。

現在過了年,很快就要開春,蕭斯傑一年的妻孝就快過去了。靖平王妃這是想給兒子物色繼妻,卻又擔心得罪趙如熙,所以想託尚德長公主探探口風?

鎮南王妃問道:「你是怎麼說的?」

「這種事,我哪好替知微做主?當然得問問知微的意思。」尚德長公主道。

「知微應該願意她堂妹被扶正吧?畢竟堂妹做妾,被人說起也難聽。」鎮南王妃道。

尚德長公主搖搖頭:「這事不好說。那個堂妹可不是別人,正是跟知微換錯的那個假千金。當初趙家也沒送她回許家,好吃好喝地供著,還讓她去京城女子書院念書。」

「結果呢?知微回家後,她非但對知微不好,還挑三窩四。要不是知微聰明,不知著了她多少道。」

「後來她放著多少好人家不嫁,非得偷偷去給蕭斯傑做妾,讓趙家和知微丟臉。這種人,要是我,我才不理會,就讓她當一輩子小妾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