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了搖頭道。

“不是。”

假子,假子,自然是假的。

哪有親子,來得親?

還容易讓人生出不該有的妄念,給未來埋下禍端。

韓紹不會這般無智。

不過他也沒跟李文靜講太多,只是告訴他。

“我還想在這裡建一座蒙學書院,用來給童子啟蒙。”

聽到這裡,李文靜原本微擰的眉頭,終於鬆了下來。

仔細回味了一陣,終於笑道。

“志向不小。”

志向,其實是野心的文雅說法。

韓紹聞言,心道自己這位便宜岳父,還真是個妙人。

笑了笑,便道。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這等流傳千古的名言出口。

果然李文靜眸光一亮,評價道。

“你這小子,就算不為名將,也當成就一方名儒。”

韓紹失笑。

他也想啊。

佳人攬入懷,提筆潤風月,何等風流?

可是系統不允許啊。

有這玩意兒在身,他這輩子怕是註定要當個人屠了。

只是這時李文靜還是有些為難道。

“此次大戰,府庫消耗不小,若是人多怕是支撐不起。”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這不只是在說熱兵器時代。

換成冷兵器,也是如此。

兵家、戰馬、糧秣,戰端一啟,這些消耗都是天文數字。

戰後的論功、撫卹,同樣也是。

幽州苦寒,一郡之地甚至比不上南方小縣。

這些年雖然有李文靜的苦心經營,外加閃轉騰挪,有了一些積蓄。

但終究是經不起天長日久的消磨。

不過在聽聞這話後的韓紹,卻是微微一笑。

“將軍府出面就行,資糧由我一人供應即可。”

李文靜聞言,神色一怔。

“伱?”

說完,李文靜便準備幫韓紹算算賬。

如果只是讓養濟院那些孤兒吃飽飯,或許還能勉力支撐。

但韓紹想得明顯不止是這樣,肯定還包括武道啟蒙這些……

這樣一來,那消耗可就大了去了。

對此,韓紹卻是眨了眨笑道。

“伯父可是忘了,我可是一座草原的……”

這話顯然是對李文靜那天的‘草原王’作出的回應。

李文靜定定地看了韓紹一陣,又看了看西郊這片地勢開闊的地帶,忽然笑道。

“難怪你小子會將這慰靈碑選在這西郊之地。”

韓紹沒有回應。

只是再次抬眼望了一眼頭頂的虛空。

漫天風雪,自然少不了沉重得讓人喘不過氣來的陰雲密佈。

然後才感慨道。

“密雲不雨,自我西郊。”

虛空飄雪,算不得無雨。

所以韓紹這話,明顯是帶著隱喻。

可饒是李文靜通曉經典,一時間還是沒想到這話出自哪裡。

於是遲疑了下便道。

“何解?”

韓紹有些訝異。

這話出自【周易·小過卦第六十二】。

按理說,以這方世界‘百家出於易’的說法,不應該沒讀過。

除非……要麼【易經】殘缺。

要麼……兩方世界流傳的不是一個【易】。

只是無論是哪一點,韓紹都不敢胡言亂語。

想了想,只是將後半句補了上去。

“公弋取彼在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