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耀武也知道,這是一場沒有折扣的硬仗,而且是決定中國命運的硬仗。

帕特里奇調兵遣將的時候,羅耀武也在派兵佈陣。

隨著雙方主力軍團陸續到達戰場,美韓聯軍入侵中國的第一場戰役即將進入決戰階段。

''

第六十六章 遍地主力

:二月日漬晨,戰鬥首井在寬甸打響,第四步兵師嘯嘆贊五集團軍。

一開始,美軍並沒用上全力。

情報現實,寬甸駐軍的規模在三萬人左右,基本上是第十五集團軍的全部主力。雖然第四步兵師的戰鬥力非常強悍,但是加上雜七雜八的非戰鬥人員,也就兩萬來人。拼得太狠的話,恐怕還沒等其他方向上的部隊投入戰鬥,這邊就拼光了。

再說了,第十五集團軍以鬥狠出了名,與之死拼,結果肯定好不到哪裡去。

先悠著打,等到其他部隊發動,迫使第十五集團軍分兵之後。再全力猛攻,才能以最小的代價取得勝利。

美軍的算盤打得很響,計劃也很周密,可是情報出了問題。

駐紮在寬甸的中**隊確實有三萬之多,可是其中只有一萬多正規軍,另外兩萬多都是二線部隊與民兵。

也就是說,留在寬甸的只有第十五集團軍的四十五師。

當然,這是加強後的四十五師。在加強之前,四十五師的總兵力只有八前左右,增加一個獨立裝甲旅之後,就有一萬多人馬了。

那麼,第十五集團軍的主力去哪了呢?

三十日入夜後,羅耀武就對部署做了調整,讓第十五集團軍的四十三師與四十四師沿著交通條件很差的縣道南下。

第四步兵師攻打寬甸的時候。這兩個師已經到了距離長甸河口不到二十公里的長甸。

因為美軍的偵察力量集中在寬甸方向,做進攻前的準備工作,比如測定中**隊的防禦部署,特別是炮兵陣地與固定火力點,所以在四十三師與四十四師南下的時候,美軍將其當成了經寬甸南下的二線部隊,並沒引起重視。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重大失粥

事實上,這也是無法避免的失誤。

為了加強偽裝效果,所有二線部隊都徵用了大量民用車輛,然後用這些車輛載著特製的坦克與戰車模型,在戰場上大範圍機動。為了增強偽裝效果,一些民用車輛還負重而行,加深了車轍印。一些二線部隊甚至徵用了不少的履帶式工程車輛,在道路上留下了履帶碾壓的痕跡。

總而言之,二線部隊都在想方設法的偽裝成主力部隊。

結果就是,美軍的戰術偵察再嚴密,也不可能從如此多的偽裝部隊中找出主力部隊。

打到天亮,在沒有取得多大成果的情況下,美軍主動停止了進攻。

不管怎麼說,一個主力師的存在,讓寬甸的防禦變得異常堅固。再說了,四十五師是第十五集團軍中最擅長打防禦戰,也是經驗最豐富的部隊。從臺灣到朝鮮,幾乎在每一個需要重點防禦的戰場上,都能見到四十五師的身影。

與這種牛皮糖一樣的部隊交手,第四步兵師佔不了多少便宜。

這一情況,也在帕特里奇的預料之中。

確定在戰鬥打響後沒有部隊從寬甸南下後,帕特里奇給喜七步兵師下達了向丹東進軍的命令。

雖然第四步兵師的進攻沒有奏效,但是總算拖住了第十五集團軍。

當然,帕特里奇沒有忘記另外一件事情,就是讓第四步兵師在繼續向寬甸守軍施壓的同時做好防禦部署。

帕特里奇想得很清楚,就算第三十九集團軍還沒有動,可是動起來,那就勢如本雷。

韓軍集團軍能本能擋住第三十九集團軍?帕特里奇沒有抱多大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