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幾天,並沒有人相信這種謠傳的真實性,甚至認為這只是一個無稽之談,畢竟這些年來,他們親眼目睹過劉邦所創下的種種奇蹟,更堅信劉邦是赤龍之子,乃真正的真命天子。然而接下來的幾天,漢王不僅沒有如人所願出現在眾人面前,就連例行的朝會也未參加,這使得這些大臣將軍們無不意識到,流傳於市井之中的謠言並非空穴來風,而是確有實據。

但在今天早晨,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無一例外地接到了朝會的通知,其中有一個重大的訊息,那就是漢王劉邦將在今天的朝會上接見四大信使。

這無疑是一個極好的訊息,讓這些大臣將軍們感到既興奮,又疑惑。當他們陸續來到漢王府門前,看到四大信使的車隊之時,才確定這不是玩笑,而是事實。

第十三卷 第十八章

議事廳佔地足有百畝,大臣將軍們按文武劃分兩班,垂手肅立。蕭何居文職之首,曹參居武職之首,自他們以下,大臣將軍依照職位高低排列。而文武兩班之間,設有四席,專供四大信使入座,每名信使之後,又站十人,每人手中捧有托盤,托盤上裝有敬獻漢王的禮物。而他們面對的一方,則是一個高高的平臺,相距文武百官足有三十步之遙,平臺上有一張以大理石所築的座椅,用紫鯊皮鋪就,顯得富麗堂皇,極具氣派,正是漢王劉邦所坐之位。

“漢王駕到!”隨著一陣喧天鼓樂響起,幾名侍衛整齊劃一地高喊道,此聲一出,眾人的目光全都聚焦在平臺後的一道垂簾之上。

垂簾兩分,蔡胡踏步而出,舉手投足間,顯得雍容大氣,張良、陳平緊跟而出,護著蔡胡登上了漢王寶座。

就在這行進的剎那間,張良的目光極速向韓立身後十人的臉上劃過。他企圖認出韓信,可是卻失望了,因為這十人看上去的確非常普通,普通得根本就不起眼。

張良的心陡然一沉,以韓信的身分地位,已經很難掩飾他那種身為王者獨具的氣質,如果連自己也分辨不出,就只有兩個原因,一是韓信根本就不在這十人之中,二是韓信的武功之高,已達到了收放自如的境界。

張良相信韓信來了,而且就在這十人之中。正因為如此,他才真正意識到了韓信的可怕。似是不經意間,他的目光劃過平臺前的兩座香鼎,心神這才穩定了許多。

“這些日子來,漢王身體一直不適,就連朝會這樣的大事也不曾參加,今日親臨議事廳,一來是因為四大信使不遠千里遠道而來,漢王理應盡地主之誼;二是想藉此機會澄清一些謠言,以便穩定軍心民心,不為敵人所乘,所以希望今日的朝會簡潔明快,無須繁瑣。”張良深吸了一口氣,這才一字一句地道,他這一番話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既言“漢王身體不適”,一旦蔡胡露出些許破綻,就可以此搪塞,不至於讓人生疑。

他的話音剛落,蕭何便站了出來道:“漢王既然身體不適,還是應該靜養才是,國中大事,有緩有急,也不是一日就可辦理妥當的。”

他與張良一唱一合,煞有其事,韓立看在眼中,豈會善罷甘休?當下站起身來,拱手行禮道:“微臣一到咸陽,就聽到了一些有關漢王的謠傳。今日一見,才知謠傳畢竟只是謠傳,此刻撥開雲霧,真相大白,漢王不過是身染微恙而已,微臣也就放心了。”頓了一下,隨即話鋒一轉道:“微臣此行奉我家侯爺之命,是來商談城父會盟事宜的。因為此事關係重大,是以我家侯爺再三叮囑,要微臣向漢王轉達一句話,不知微臣能否上前一步敘説?”

張良的眉頭微微一皺,感到韓立的話雖然是以徵詢的口氣,卻有一種讓人不好拒絕的味道夾於其中,沉思片刻後,他微微一笑道:“在座的諸君都是我朝文武重臣,即使各位信使,既然是因會盟而來,一旦會盟之後,也就不是外人,所以韓信使大可不必擔心,儘管將淮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