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釗是老將,幹練而沉穩,作戰經驗豐富,也是當年老國公手下的悍將。

這一次能和老相識並肩戰鬥,劉懋為此感激不盡。“老將軍,還請多指教晚輩。”

何文釗哈哈一笑:“能者為先,以後別和我說什麼前輩,你能,我聽你的。”

這樣,雙方就融洽多了。

有了這一支精兵在手,劉懋趕緊提議:“我從楊師長那裡,看到了新軍的戰鬥力,這次何老將軍率領生力軍加入,是不是找個機會,趁敵不備,讓新來的兄弟,來次短促出擊,打一打流寇的氣焰?”

呂謀想都沒想,就直接給予否認:“這個提議,是絕對不可以的。”

劉懋納悶,以為是小孩子的怯戰心理,於是介紹道:“流寇雖然號稱百萬,李自成帶的雖然是流寇主力,男子居多,但真實的戰鬥力也不是那麼可怕。其實主要原因,還是咱們當初的軍隊,缺糧無餉,沒吃少喝無心戰鬥的結果。”

劉懋說的對,在大明後期,各種勢力的軍隊,就是擺爛的對比,沒有很爛,只有更爛。

當初的對比是,大明的軍隊天下無敵,蒙古第二,建奴第三,而流寇,根本就是烏合之眾,擺不上桌面。

但隨著大明的腐敗,重文輕武,更到了文臣督師,殺武將立威,就從原先的排名,變成了女真第一,大明第二,蒙古第三,流寇第四。

接著,就是大明財政的崩潰,明軍欠餉缺糧動輒幾個月,最終達到了十幾個月幾年,然後就是,滿清第一,蒙古皈依滿清,狗仗人勢第二,流寇因為譁變的官軍加入反超第三,大明官軍墊底。

所以,在這個時代,其實要想有支能打的軍隊,無他,錢糧。

所以劉懋信心滿滿:“現在,咱們大明的軍隊已經錢糧充足,面貌煥然一新,戰鬥力已經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出去一戰,打擊一下流寇囂張氣焰,還是可以的。”

呂謀笑著搖頭道:“張將軍誤會了。”

張懋拱手:“還請王爺教誨。”

“教誨不敢,我只是說一下紫荊關之戰的根本。”

然後站起來,負手走到大堂中央,面對眾將嚴肅道:“紫荊關一戰,當初我和國公以及兵部尚書李巖,就確定了,這是一場堅定的守衛戰。他的目的就是擋住百萬流寇大軍,不讓他們衝進直隸,為朝廷重新整頓內部和直隸,爭取最多的時間。同時也用這道關口,吸引住李自成,讓他不能夠向別的地方流竄。為其他的地方戰線減輕壓力。這一點一定要明白,也必須堅定不移地執行。你們肩膀上的擔子很重,但也很重要。”

必須讓紫荊關的將士明白自己,到底戰鬥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才能發揮他們最終的目的。

死守,必須示敵以弱的死守,擋住那帶滿鼠疫病菌的百萬瘟疫傳染著,不進入直隸,才是最終目的。

紫荊關,呂謀將他設定為防疫隔離區。

殺出去,和感染者主動接觸,那不是找死是什麼?我可沒有核算檢測,我更沒有疫苗,我只有隔離笨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