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加入木蘭營(第1/3頁)
章節報錯
耶律燕一路上看著胖子乖巧地跟在趙九郎的後面,完全沒有了平時談笑風生、誇誇其談的樣子,讓耶律燕大感吃驚,是什麼讓胖子轉了脾性呢?
那個趙九郎倒是和陳老漢一起,邊走邊說,陳家大媳婦已經快步領著幾個孩子先回去了,孩子們手裡攥著這位麥商送給他們的糖豆,高高興興地四下裡撒著歡兒,嘰嘰喳喳叫著。
撿拾回來的麥穗都放在後面的車上拉著,任誰也沒有想到,堂堂宋國皇帝的專車,拉了一車麥穗。
陳橋村距離這裡也就兩三里地,大傢伙邊走邊聊天,趙構已經把陳橋村的情況瞭解得七七八八,這個陳老漢,就是陳橋村的老村長,年齡大了,主動讓賢,自己就退了下來。可是,陳老漢還是村裡的軍屬委員會的會長,老頭說話,就是現任村長,也要聽幾分,他的兩個兒子,一個在麒麟軍團,一個在內衛,陳家龍虎雙雄,那是大大有名。
不經意間,一隻雀鷹飛向了半空,雙翅一展,急速般衝向西南方向而去。
來到陳老漢的大院子,才發現這是一處兩進的院落,門前一棵老槐樹枝繁葉茂。槐樹下面,有一盤石碾子,旁邊整整齊齊一溜石板凳子一字排開,圍著老槐樹轉了一圈,許多總角孩童在樹下玩耍;不時有幾隻小狗,黑色、灰色、土黃色的,圍著孩子們撒著歡兒,汪汪叫著;遠處,幾隻老母雞低著頭,鋒利的爪子在刨著地面,不時啄兩下,又抬起頭,警惕地看著走過來的人群。
進了大門,迎面是一座影壁,磚雕的墨竹栩栩如生,轉過影壁,來到了院子,東南角的廚房煙囪裡已經冒起黑煙,灶火燒旺,正準備烙餅,一位娘子圍著圍裙,挽著袖子,一塊藍布頭巾包著髮髻,見陳老漢回來,急忙上前打著招呼:“爹爹回來了,孃親說給客人烙餅,又快又省力,還好吃,綠豆湯已經熬好了,七嬸和陳大娘過來幫忙了,正在小灶上忙活,您先招呼客人喝碗豆湯去去暑氣。”
一邊說著話,手裡卻沒有停下,點油、放餅、淋油,翻轉……麻利的手法,伴著她一連串的回話,一看就是一個力量賢惠之人。
趙構卻略施一禮,笑道:“辛苦陳大嫂了。”
陳家大娘子笑道:“貴客見外了,您來我們家,我們全家老少歡迎還來不及呢,莫要嫌棄鄉下茅草屋就行。”
趙構打量著這個小院子,雖然不大,但是也不小,孩子們院子裡撒著歡兒,西面一溜卻是馬棚,裡面拴著兩匹健騾和一匹壯驢,或許沒有見過這麼多人,停止了嚼料,瞪著眼睛,看著院子裡的陌生人。
院子裡有兩棵粗大的黃杏樹,正結滿了黃燦燦的杏子,一個半大的孩子爬在樹上摘著大杏兒,脖子上掛了一個布兜子,摘滿了黃杏兒,用一個繩子系下來,早有一個十五六歲的丫頭接住,用清水洗了,給客人端了上來。趙構拿起一個掰開,剔除杏核,塞到嘴裡一嚼,滿口香甜,忍不住讚道:“好吃,好吃。”
樹下早已擺好了條桌,一共兩桌,二十幾來個人,倒也不顯得擁擠,孩子們一個人一個大碗,盛上米飯,幾個人合著一個菜盆,早端到了外面的大槐樹下,今天有客人,孩子們在外面就餐,以免打擾了貴客。也看出,陳老伯的家風甚好。
幾樣時令小菜,倒也可口,陳老伯早上就燉了兩隻雞,本來是準備給回來的兒子準備的。兒子秋收任務完成,今天要回去,說好請了半天假回來探探親,陳老伯心疼兒子,早就燉上了,卻沒有想到趙構要來,就先把這兩隻雞撈出來待客,另外再宰殺兩隻,等著後晌也就熟了,招待客人要緊,也看出了陳老伯的好客高義。
趙構看出來,雖然光景好過了,但陳老伯還是有著老百姓普遍的節儉意識,平時是不怎麼捨得給孩子們多吃葷菜的,看不見不時有小鬼頭探頭探腦地在門口,眼睜睜盯著大鐵鍋裡的雞塊被盛在盤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