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開封春意濃(第1/3頁)
章節報錯
復興四年三月,宋國第一大黨,也是唯一合法的政黨——宋國中興黨成立。
經過一個多月的籌劃,中興黨的組建條件已經成熟,趙構思之再三,決定謹慎發展,先從宋國高層發展,成熟一個,發展一個,第一屆的人選,那是趙構親自挑定的。
趙構、李綱、宗澤、汪伯彥、趙楷、趙旭、汪若海、歐陽珣、曹輔、趙鼎、耿延禧、王雲、梁景、劉浩、趙子明、岳飛、韓世忠、張俊、席貢、李璞、賀虎、章振、曹平正、高世則,外加一個十三姐趙福金。這是第一次代表的全體名單,一共25人。
對於十三姐的加入,一是十三姐的強烈要求,二是十三姐的通達商行在對趙構的整個復興大業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趙構所有改制中相對成功的地方,十三姐對自己、對宋國忠心不二,加上趙構有意栽培提攜,十三姐早就走出了陰影,越發的精幹利索。三是趙構提議增加婦女代表,也是一種訊號,女人幹好了,同樣可以出人頭地,可以參政議政。
會議透過了宋國中興黨綱領和黨規,闡明瞭中興黨的性質及任務,以及遠景目標和規劃,同時出臺了黨紀處分條例、黨組建設條例等相關條例和章程。會議選舉產生中興黨國家委員會常委會,推舉趙構擔任中興黨國家委員會會長,李綱、宗澤為副會長,汪若海為理事長,趙楷、汪伯彥、歐陽珣為常務理事,其餘人為國家委員會委員。
在此基礎上,成立宋國中興黨樞密院委員會,趙構擔任會長,宗澤、汪若海為副會長,劉浩、趙子明、岳飛、韓世忠、張俊、席貢、李璞、賀虎為常務理事。成立樞密院趙構、宗澤、汪若海、劉浩、趙子明五人常委會,岳飛、韓世忠為增補委員,處理日常軍隊事務。
會議一直開了七天,最後確定每年的三月一日,為中興黨建黨日,確立了今年發展中興黨黨員為兩萬人,趙構要求發展黨員,必須遵守“成熟一個、發展一個;審議要嚴,點面要全。”十六字方針。
最後,趙構指出,在第二個復興三年計劃中,政務院的主要工作重心,是“全力發展特色經濟,繁榮番邦市場,穩定地方治安。”全年經濟收入翻一番。
在此基礎上,全面完成各路總督制度。綜合了一下各方的意見,趙構決定保留宋朝沿用的路府制度,但各路實行總督制,職權更加分明,總督在權重的同時,壓力也大,責任更大。
第三是全面推進教育十年普及工作,學前啟蒙兩年,小學五年,中學三年。中學之後,分為職業技能學校三年或大學三年,這是根據個人的成績和學校推薦、社會賢達作保,進入不同的學校深造,凡是進入職業技能學校和大學的學子,畢業以後,根據學分和品行等級,由國家進行分配工作,進入宋國人才庫。
對於教育,趙構特別對分管教育的副丞鄧肅說道,教育是百年大計,一定要有長遠的規劃,各地要把各級學校的建設,放在重要的地位,要有戰略發展的眼光,歡迎社會資金的投入,可參考國家、地方、社會三級共建的模式,互惠互利,教育部和商貿部等部位可以商議拿出一個檔案來,鼓勵社會資金的介入,比如定向委培形式。
對於軍隊建設,樞密院要堅決貫徹趙構提出的“技術強軍、訓練強軍、實戰強軍”的指導思想,加強技術兵種的建設,同時展開“精武強軍”大練兵活動,啟動全面獎勵機制,對訓練突出的尖兵,要重獎,既有榮譽,也要實惠,年終要在東京舉行匯演,趙構將親自為最終的“精武尖兵”頒獎。
韓世忠的海軍,要在今年完成第二艦隊的組建,軍港建在流求島,和第一艦隊一南一北,完成戰略佈局。
蔣宣的空天軍,今年完成成軍佈局,“空中堡壘”的建設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的建設和測試,除了偵察手段以外,要增加進攻武器的配置,能夠勝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