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浴火慈峪鎮(第1/3頁)
章節報錯
完顏婁室決定再次分兵,命令前鋒完顏答利所部折道向東北,出曲陽,順著安喜向北,這是完顏宗望當初的南下之路,他需要完顏答利打通這條通道,和另外一路金兵完顏銀術可所部匯合,確保這條糧道,為此,他將前鋒軍增至到了兩萬人。
而自己,則率領剩下兩萬人,折向西南,走靈壽,直撲真定府,先要拿下這個河北西路的大糧倉。
分兵之後最大的好處,就是金兵行軍速度驟然提升,具有了更大的機動性。完顏婁室改變了戰爭模式,他不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侵略如火,攻擊迅速,就是讓戰火的硝煙在宋國境內四處熊熊燃起,讓宋國境內遍佈狼煙。
寒冷的天氣,對金兵有利。他們的人和馬,都習慣了在冰天雪地之中戰鬥和生存,完顏婁室兩萬人馬,呼嘯如風,直撲靈壽地區。
真定府隸屬中道戰區,駐紮著麒麟軍團第一軍趙俊的第三師。趙俊是最早跟隨宗澤的將領之一,為人沉穩、果斷,第一軍,也是麒麟軍團的主力,第三師師部,就在真定府。
師長馬忠,是原河北制置使張所手下,張所現為麒麟軍團副軍團長、中道戰區副司令,張所舉賢不避親,將自己手下大將馬忠推薦給趙子明,經過考核後,出任第一軍第三師師長。第三師,那是參加過鑄魂大軍演以前的魔鬼集訓的,只不過,最後參加的是第三軍,那是為了一雪前恥。但第一軍第三師,卻在集訓中,受到軍團長趙子明的關注,因為第三師的整體訓練水平,要高於其他部隊,就在於師長馬忠提出的“三從兩大一結合”訓練模式,既“從嚴、從難、從高標準,大運動量、大強度,平戰結合”。
這個模式提到趙構的案頭後,讓趙構大感興趣,因為這個模式太有後世的熟悉感了,可就是這麼活生生擺在這裡。
趙構迅速做出批示,讓樞密院作訓司完善後,下發全軍,作為訓練指導大綱,作為始作俑者,馬忠的三師自然走在全軍的前列。
趙俊的第一軍駐紮地雖然在真定府四周,但集合是需要時間的,最短集結也需要一天的時間,可是完顏婁室的大軍已經直撲向靈壽慈峪鎮方向。
慈峪鎮,乃是太行山區和冀西平原的交匯處,自古就是軍事咽喉要地,軍事重鎮。出了慈峪鎮,就到了一馬平川的冀西平原,金兵的騎兵就會肆虐馳騁在這片豐沃的土地上。完顏婁室一但進入冀西平原,完全有可能再次兵分兩路,沿著磁河兩岸,形成一左一右的鉗形攻勢,直撲真定府。而扼守燕川穀和慈和灣的“燕南重鎮”,就是慈峪鎮。
慈峪鎮駐軍是三師一團一營,營長徐小川,是一名機靈的小夥子,剛剛從大名府軍事指揮學院畢業。
他早就接到了軍情通報,也深知慈峪鎮的重要性。現在,第三師主力在往這裡趕,第一軍主力在往這裡趕;麒麟軍團第三軍尚功緒部在往這裡趕;磁州小龍灣基地的教導團在往這裡趕;趙子亮的近衛師在往這裡趕;龍三十一率領的烈火營,也在往這裡趕。
劉浩機變奇謀,先集中兩個軍加一個近衛師一個教導團,共計五萬人,集中優勢兵力,先殲滅完顏婁室的右路兩萬大軍。
但這需要時間,需要徐小川在慈峪鎮,為大軍來爭取一天一夜的時間。
好在慈峪鎮城樓依山而建,雖然不高,但地勢險要,恰好卡住出川的道路。徐小川並沒有打算死守,而是採用以守為主、攻守結合的策略,先是派出偵察排前出五十里進行敵情偵察,進行情報蒐集,然後派出一個排,協助民兵將百姓全部轉移至山上一處巖洞裡,避開作戰區,不能讓一名老百姓遭到金兵殺害,什麼時候也要把保護老百姓放在首位,這是軍隊的傳統。
徐小川滿腦袋想的是拖延戰術,就憑他這一個營,根本不可能和敵人硬碰硬,必須靈活機動。為此,他先是在通往慈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