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頂上,因為,只有龍池上面有一個山洞,藏人,很是方便。

隆德府府衙大街向東,過東市街口再向南,十字街口有一酒樓,喚作鳳儀樓,取自“有鳳來儀”之意,在隆德府是很有名氣,自己釀的“玉露春”最是有名。現在金兵退卻,鳳儀樓的生意,也漸漸好轉,臨近午時,已經開始上座了。

茶博士小四,是一個十七八歲的小夥子,模樣不甚出眾,就是嘴甜、手腳勤快,見面三分笑,已經讓客官感覺到了一股子熱情,拎著大茶壺一邊續水,一邊招呼來來往往的客人,臉熟得很。

今天,小四依舊笑容滿面的臉上,看不出與往日有什麼不同,但小四有意無意的,拎著茶壺,始終離著北牆根一張桌子不遠,因為那張桌子,坐著四位異常客人,皆是著納衣,穿羅漢鞋的歇腳僧人,但身體魁梧、露出的胳膊青筋爆出,手掌異常厚實,眼裡,透著一股子戾氣,陰森森的。

“這幾個人,好不尷尬。”小四心裡給這幾個人已經貼上了標籤,也就分外留意。臉上卻始終笑呵呵地,走上前來詢問道:“幾位大師,吃點什麼?”

為首一名僧人卻沒有更多話語,簡單明瞭說道:“來一大盤炊餅,四碗胡辣湯,幾色小樣醬菜,我等行腳之人,填飽肚子就行。”

“好勒,庚子號桌,大盤炊餅一盤,胡辣湯四碗,醬菜四碟隨喜(免費的意思)”小四大聲吆喝著的聲音未落,後灶已經有人接過話頭,都是記性特好的夥計,掌櫃的順手已經填上選單,一切,都顯示著老牌酒樓的風采。

為首僧人點點頭,低聲說道:“一會兒飯上來,大家快點吃,後半晌還要爬山哩,明聰,帶一些炊餅拿著。”

其中一名僧人點點頭,幾人又低身說了幾句,卻是無關緊要的話頭。但“爬山”這兩個字,卻清楚地傳到背向著他們、扭身招呼另外一桌的小四耳朵裡。

小四笑呵呵地在鳳儀樓裡進進出出,招呼著來來往往的客人,順便把幾個半拉炊餅遞給門口一個半大孩子王,笑罵著:“疤瘌頭,拿去分了,別老是堵著門口,掌櫃的還做生意呢。”幾個小叫花子一樣的半大小子,簇擁者疤瘌頭歡笑著跑遠了,小四拍拍手,轉身進樓,繼續招呼著他的客人們。

左吉在未時就得到了這份情報,有行腳僧窺山。

左吉早就在伏牛山開設了暗界的分支機構,趙構多次囑咐左吉,暗界力量,要以兩河路為基礎,向河東路、永興軍路甚至秦風路,逐漸滲透佈局,左吉原本綠林出身,江湖人物,這種江湖上的訊息打探,本就是他的強項,再加上趙構的言傳身教,對情報系統有了全新的認識,加上趙構無數的金錢砸進去,左吉的觸角,已經延伸到了熙河路。熙河路再往西,那是吐蕃,往北,則是西夏。

鳳儀樓小四是左吉是外圍人員,是左吉在隆德府收養的孤兒,在伏牛山短暫培訓後,隨著戰事的發展,左吉將這部分培訓的人員分批派了出去,透過左吉的江湖關係作保,各個行業、官府、私邸,全面鋪開,隆德府的鳳儀樓,前身是北寨“蜂堂”的一個分舵,現在,梁景直接下令左吉接管,成為左吉情報系統其中之一。

既然佈局早,那麼,這兩路的神神鬼鬼,左吉基本上摸得差不多了,宗印的兩淨軍和張孝慶的承轉司,自然是左吉重點照顧的物件,這一僧一道的花花點子,平時看著還行,真正和左吉交手,怎麼能和趙構親自調教出來大宋暗界開山鼻祖的四大天王之一相比?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別的不說,情報研判,左吉有一個專門的小組負責,從一點點蛛絲馬跡中,研判出相關有用的資訊,宗印和張孝慶不會知道,情報戰,就是資訊戰,資訊研判,才是關鍵。

左吉就是在這寥寥幾個字的情報中,推斷出有人已經盯上了伏牛山,研判組整合訊息之後,給出了左吉一份確切的結論: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