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聽書存德社(第1/3頁)
章節報錯
張俊和完顏婁室等人直接選擇了不知道,也不想去知道。即使是不開眼的參謀報上來,也被張俊吼著兩嗓子給罵了出去。
“都是好兵啊,好兵!”張俊的內心怎麼不心疼!如何不滴血!
就連完顏婁室這個督導組的組長,也被每天這樣的事情感動著。
被同樣感動的,還有進駐戰區的《宋國國防報》《宋國人民軍報》《塞北戰區報》等軍報宣傳部門,戰區宣傳部開足馬力,晝夜不停,將一個個發生在大裁軍裡面最感動的事蹟,在戰區報紙上發表出來,然後迅速被髮送到各個戰區和相關部門。
趙構就是要讓全大宋帝國的人們知道,大宋帝國的軍人,為這個國家所做出的貢獻,絕對不僅僅是戰場上的搏殺和鮮血,更有淚水和不捨。
一時間,大宋帝國上上下下都在談論著這件大事,就連天竺半島自管區、新成立的大西域自管區和日本島自管區,都加入了這場裁軍大討論。甚至一些民間的組織,也在有意識的引領下,開始關心這場軍事變革對大宋帝國產生的影響。
通達商行更是在自己的專屬報紙《通達日報》上發文呼應這次裁軍,並且承諾,所有退役士兵,通達商行優先錄用,薪金待遇從優發放。
鳳樓的鐵嘴張張存德的“存德社”書場天天是滿坑滿谷,以至於不得不開始實行發號,每天下午、晚上的兩場書,每場只發三百個號,門票費根據位子不同,分為三十元、四十元、五十元。
就這麼貴的票,很多人還搶不上。
鐵嘴張的嫡傳三大弟子嶽清揚、張清風、孟清雲的書場,門票也是漲到了二十元一張,同樣也是場場爆滿,師徒幾人這些日子掙得是盆滿缽滿。
但人家肚子裡確實是有真玩意兒,也真買力氣。據說,還得到了當今官家的指點,這個“存德社”的牌匾還是當今鄆王殿下的親筆所題,就衝這個,能不火嗎?
這不,今天晚上的書場,門票在三天前都已經搶光了。現在是有錢也買不到,外面倒票的野牛,據說手裡最貴出過每張一百元的票,依舊一票難求。
這是因為今天的這場演出,是師徒四人的同場專場,這可是極為少見,也就是去年春節期間,為皇后娘娘在靜安居搞過一次專場。但要說在鳳樓,的確是第一次。
鳳樓大門外的水牌都掛出去了,晚上一共五場書,師徒四人一人一段,最後四人合說一段“贏官人冷麵熱心,曹大海鐵漢柔情”,才是壓軸大戲。
太陽還沒有落山,坐落在馬行街和曹門大街交叉口的新“鳳樓總店”,早已是燈火輝煌。現在的鳳樓總店的總管卻是王嫣然手下四羅剎之首的梁春蘭,這個梁姓,還是官家所賜,其餘幾人自然是梁夏荷、梁秋菊、梁冬梅,都是官家親自賜姓梁,是為定海侯梁景之義妹。
鳳樓的正店在外城蔡河河畔,隨著東京城的擴建,趙構覺得鳳樓離得自己有些遠,不太方便,正好東華門外商業大街新建,安情總局索性讓鳳樓出面,將馬行街和曹門大街交叉路北的這塊地買下來,將總店搬遷至這裡,東面是潘樓,北面馬行街以東是樊樓,這就形成了以馬行街和曹門大街為核心區域的三大樓商業中心,成為東京城最繁華的場所。
潘樓倒還好說,背後是潘家,自然大力支援,倒是樊樓的背後主人有些誠惶誠恐,雖說是同行是冤家,但這個同行可不敢當冤家看待,幾乎所有的官場高層都知道樊樓背後是王大家,雖然現在王大家已經不屬於安情總局的人,但王大家畢竟是曾經的安情總局的分局長,背後可是定海侯,誰能惹得起。
好在過了一些日子,樊樓掌櫃的覺得是自己多心了。成立商業圈,帶火的,可不是鳳樓一個樓,就連潘樓、樊樓的流水,要比沒有鳳樓到這裡之前都增加了三成流量,這可是實打實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