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軍撤回左右大營,源田盛一怒之下,發起攻擊行動,但宋軍營寨之中弓箭像是永遠也用不完一樣,強勁的弓弩將所有進攻的日軍攔阻在壕溝之外,連壕溝也沒有衝過去。

“噹噹噹”收兵的金鐵之聲伴隨著短促的號角吹響,這是收兵而不是後撤,必須遵守。“聞鼓而進鳴金而退”,這是任何一支軍隊都必須做到的,只不過各國的號令不一而已。

源田盛調上來的兩萬人損失過半,其中至少有一半是在追擊的過程中被射殺的,也就是說,依靠左右大營,宋軍就消滅了源田盛的主力一萬多人,雖然沒有傷筋動骨,但士氣卻大大低落。

還有一個原因,藤原善常接到斥候緊急情報,宋軍的援兵已經出現在戰場三十里之外,三路大軍齊頭並進,人數在十萬人左右。

藤原善常再次開始算計,算敵我兵力對比。

這一天的戰鬥,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加上最後源田盛調上來的兩萬人,今天從早到晚,藤原善常率領的前軍後軍已經損失了四萬多人,包括近一萬名弓箭手,一萬多騎兵和近兩萬鐵足軍。

敵人的損失?戰場上沒有遺落屍體,但據戰場倖存的日本武士推斷,宋軍傷亡在兩千人左右。

藤原善常不信,也不允許手下將這個情況說出去,擾亂軍心。

雖然損失慘重,但對於近三十萬大軍來說,遠遠沒有傷筋動骨,接下來,藤原善常就要好好籌算一下,如何消滅這十萬宋軍。

兵力對比至少二比一,宋軍於是遠道而來,是疲兵之勢,即使休整一晚上,也是疲兵,自己以逸待勞,佔據主動,倘若還不能聚而殲之,攝關大人哪裡可是不好交代。

圍點打援,這也是漢人的兵法,自己已經成功地將宋軍的屯河集團軍圍在筑波山之外,前後有二十多萬大軍圍得水洩不通。

宋軍援軍也不過十萬人,自己打援的部隊還有十五萬人,兵力佔優,這個戰場要向外擴延,自己要將宋軍這十萬人也圈進來消滅掉。

攝關大人可是明裡暗裡暗示過,這次如果立有不世之功,可以奏請兩皇封王的。

藤原善常連夜召集軍事會議,他要緊急部署明天決定性的一戰。

徐慶率領的龐化大軍兵分三路,殺向關中平原以東,他要從西南方向兜上去,不能讓這三十萬大軍跑掉,這是大帥給自己饕餮軍團的任務。

這一戰,以少敵眾,還要全殲,這是一場艱鉅的戰鬥,要好好謀劃才行。

其實,在出兵之前,徐慶和龐化就做出了完整的作戰報告提交大帥府,趙構看完後就批了一個字“準!”

說明趙構對徐慶龐化的作戰計劃非常肯定。不過也有考核饕餮軍團的意思,畢竟這是第一次大兵團作戰,雙方四五十萬人匯聚在關中平原,還牽扯著其他地區的幾十萬大軍,說是國戰,毫不為過。

徐慶作為前敵總指揮,具體負責香餑餑計劃的實施,趙構的大帥府指揮的陸戰第一軍和玄鳥軍團,負責牽制西線敵人,不讓其分兵增援,大帥說過了,不會讓日本人西線的一兵一卒投入到關中平原戰場。

剛開始趙構還有些擔心,將徐慶調東線,以前敵總指揮的名義指揮饕餮軍團實施作戰,會不會讓龐化有什麼想法。

現在看來,趙構有些多慮了。龐化對徐慶出任前敵總指揮,那是舉雙手歡迎。徐慶是誰?青龍逆鱗軍的軍長,又是第一批全軍合成集團軍改制的試點部隊,是三支在安塞軍事基地全訓為優的軍團之一,就憑這一點,龐化佩服。

青龍軍團迅捷軍、逆鱗軍、鐵血軍三軍威震天下,都是血戰苦戰打出來的。在大宋,素有“南黃龍北青龍,東陸戰西護軍”一說。

劉勇的黃龍軍團撐起了西南半壁江山,北方戰區包括塞北戰區,青龍軍團威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