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擋不住宋軍的火炮,日軍索性全部卸甲,光著上半身吼叫著急速奔跑,連壓低身子都沒有,他們只要速度。

日軍的戰場執行力還是可圈可點的,兩翼的衝擊前後錯開了大約有一百米左右的距離,這大概就是一輪炮擊的時間,因為衝過這一百米距離,也就是需要十吸之間。

要知道,日本人的學習能力還真是值得肯定的。透過前兩輪的衝鋒,已經大概得到了宋軍炮兵每一輪射擊最小的時間間隔。

步兵衝鋒的隊形散得很開,並不是密集衝鋒,雖然如此,但一次性在兩翼各投入一個萬人隊的衝鋒還是第一次。

藤原善常的打算,以這兩萬人,來吸引宋軍的炮擊,在宋軍炮擊三到四輪之後,宋軍火炮的射速會明顯降低,這個時候騎兵再發起衝擊,利用速度來抵消傷亡數量。

這兩萬人的步兵,藤原善常計劃犧牲七成,但卻能保證六七成的騎兵兵力衝到宋軍陣前。

藤原善常不愧是日本第一神算,他的戰場感知和預算應變,都是首屈一指。

很快,他的預算得到了很好的證明。步兵的衝鋒確實是消耗了宋軍火炮射擊的密度,但因為日軍衝擊的陣型比較鬆散和延長,宋軍火炮的攔阻射擊遠遠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雖然日軍同樣遭受了巨大的傷亡,但幾乎有一半計程車兵衝過了這道死亡封鎖線。

第二波的騎兵已經開始前衝,明顯看到宋軍的火炮準備時間在延長,這個時候,從空中俯瞰,可以看到宋軍火炮陣地有些忙亂,彈藥手正忙著把實心彈換成開花彈,清洗炮膛的炮手正急速著衝涮炮膛,一來清理火藥殘渣,二來給炮膛降溫。

開花彈是紅色的彈丸,在沒有完全解決橡膠產業這個問題時,也就無法做到炮膛密封,同樣無法實現後膛炮。但是,即使是前膛炮,也是這個時代最先進最有威力的火炮。

宋軍現在的開花彈是在實心彈的基礎上,增加了觸發引信,所以它是夾層設計,外面的外殼被鑄成一個個刻著縱橫暗槽的球體,保證落地觸發引信爆炸後產生更多的碎片。

因為製作工藝和材料的原因,開花彈並不能做到百分之百開花爆炸,只有七成左右,但對於目前戰場需求,足夠了。不能開花,那就是實心彈,怎麼都不會浪費的。

折知綱有些著急,這些18磅的霹靂炮還沒有經歷過如此密集的射擊考驗,他很擔心火炮的炮膛溫度,但至少目前來看,還沒有出現炮膛過熱的現象。

“報告,敵人的騎兵開始衝鋒。”觀察哨大聲嘶吼著。訊號兵以極快的手速打出了旗語。

分散著的跑位陣地已經做不到整齊號令,平時訓練成績突出的炮位已經舉起準備完畢的指揮旗幟,而有的炮位才開始裝填,已經落後了兩個環節。

“自由射擊,最大射速。”折知綱很快下達射擊命令,這個時候,是不可能完成集體集火射擊的,敵人的騎兵衝的很快,只有依靠各炮位的自由射擊來攔阻了。

好在宋軍炮兵的日常訓練還是嚴格高效的,即使有的炮位落後一些,但總體的時間不會相差太多,畢竟射擊程式都是一樣的,不一樣的就是訓練水平分出了高低。

“咚咚咚……”

“轟轟轟……”

開花彈伴隨著密集的射擊,在日軍衝鋒的騎兵中間炸響,四散崩裂的破片將周圍二十多米範圍的騎兵連人帶馬掃到一片,即使是一粒花生米大小的預製破片以極高的速度打上去,都是穿透形成重傷,要是碰巧擊中致命部位,那就只有投身天照大神的懷抱了。

“報告,五號炮位出現異常!”觀察員高聲報告。

折知綱急忙舉起望山看去,五號炮位已經是熱氣騰騰,表示故障的黃旗已經豎起,卻看得不是十分清楚。

“小五子,你接替指揮,我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