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主動來出擊(第1/3頁)
章節報錯
藤原景從來沒有感覺到什麼叫怕,但今天刻骨銘心。
他對自己的御刀流技法充滿信心,無論是步戰還是騎戰。作為御刀流的二代傑出人物,藤原景不是一個狂妄自大的人,反而處處很是謙虛,但唯獨在御刀流的體會領悟上面,藤原景還是有信心和任何人一戰。
他不是一個唯武器論,只是對刀法情有獨鍾,認為武士刀才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兵器,也是最能代表武力值的技法。雖然御刀流脫胎於唐刀技法,但藤原景認為早在上一代堂主,就已經和那個淵源沒有什麼關係了,即使是手中的太刀,也和過去的直刀有了很大的不同。特別是藏大大師為其打造的“鬼影”,更是讓他對御刀流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感悟。
一個揮舞著碩大大棒的將領,也不過是一個有些蠻力的莽漢而已。
師父說過,刀的靈魂在於那一絲絲的靈動,而非招式。拘泥於招式,所謂一招一式,刻板而已,如何御刀而行?御刀流,就是用心在御刀,用刀在心頭而非手上的一招一式。
正如他的江山入畫,在於入,而不是畫。畫是一種表象,一花一草一蟲一鳥皆是畫,其精要之義在於如何“入”。
很自信的一招,曾擊敗素以快刀著稱的橫刀流大弟子橫路敬一。
江山入畫也好,指點江山也罷,其實御刀流還是離不開一個快字,正所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放任天下四海皆是一個道理。
快嗎?
當狼牙棒的棒尖閃爍著寒芒逼迫到眼前的時候,藤原景知道了什麼叫做快,什麼叫做一寸長一寸強。
作為一名武士,他絕對知道在自己的鬼影切到對方身上的時候,對方這根閃爍著煞氣寒芒的尖刃會讓刺穿自己的咽喉。
關鍵是對方是單手持棒前刺,等於加長了武器的長度,這根狼牙棒難道不重?還是舉重若輕?
不管是什麼,閃爍著寒光的槍尖卻是致命的,而這一切不過是電光石火的一剎那。
藤原景不愧是御刀流四虎大弟子之一,急切之間,一個鐵板後仰,大棒從胸前劃過,雖然險象環生,但卻是躲過一劫。
宋軍的重騎根本就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就這樣橫衝直撞,藤原景迎面遇到的宋軍騎兵,全部都是大棒伺候,但卻都有一個共同的招式,就是“直捶”“突刺”,不是胸前就是頭部,又快又狠又準,狼牙棒的棒尖比大槍遠遠不如,要短很多,但形成殺傷卻是足夠了。
藤原景透陣殺出,反身來看戰場態勢,卻發現宋軍已經接應上原先衝出來的宋軍大部,就像滾雪團一樣,將宋軍完全吸附進大部隊裡面,變成一股新的更大的騎兵集團。
日本的步卒鐵足軍根本無力對抗宋軍重騎,藤原善常急令撤向兩翼,命令平谷川的一個萬人隊騎兵分兩路包抄上來,一個打一個不行,那就十個打一個總行了吧?
不過藤原善常的調兵遣將還沒有完成,遠處訊號彈卻次弟升起。宋軍右大營和中軍大營同時營門大開,各自衝出一個兩千人的重騎兵,馳入戰場,分據中路和右翼,前出的宋軍開始穿插回返,沒有什麼能夠擋住他們轟隆隆的馬蹄,在將日軍騎兵攪了一個七零八落後,安全撤回宋軍布好的軍陣左翼,完成宋軍的重新集結和佈陣。
藤原善常臉色極為難看,只因為被宋軍啪啪打臉了。
你不是要圍困攻打嗎?不勞您費心,我們出來了,咱們公平地來一場決鬥,我的人馬就在這裡,五千人的騎兵,你這裡是十五萬人,總不會不敢應戰吧。
藤原善常隨即冷笑,暗道:“宋軍將領不是腦袋壞掉了,就是孤注一擲,躲在大營我還有些顧忌傷亡,既然你舍長就短,打仗不是置氣,我看你們這次怎麼逃回去?”
“傳令平江大措鐵足軍築陣,攔住宋軍右大營撤回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