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開提哪壺?”

什麼壺?開什麼壺?

這麼高深的一句話是什麼意思?到現在他也不知道,但不妨礙他的執著學習:“龍桑,這個的,哪壺不開提哪壺的,什麼的意思的……”

平忠盛就是這樣一個人,他認為你無比的強大的時候,就會徹底臣服於你,這和身份沒有關係,就是骨子裡面的認同,日本,比大宋,差得很遠,很遠。

開始的時候,大家是戲謔的心態;再回來,是敷衍的做法;再回來,是正視這個現狀;最後,變成了一種敬佩。

這就是大帥身邊的人對平忠盛態度的前後改變。他們在改變平忠盛,平忠盛又何嘗不是在改變他們。

但平忠盛最為敬佩的,還是趙構,這個大宋帝國的皇帝、兵馬大元帥。

能讓一個敵對國的高層官員以俘虜的身份自由出入大帥帥帳,這份底氣,可不是誰都有的。關鍵是,現在正是兩軍對決的關鍵時刻,一個對方的徵夷大將軍,卻在宋軍最高統帥的軍帳內擔任高階參議。

誰都不知道趙構為什麼這樣做,但沒有一個提出異議,這就是大帥的權威,學會服從。

平忠盛就像一個半路插班生,底子薄、年齡大,但卻有中年人的韌勁,能始終低頭哈腰不恥下問的人,還怕沒有出頭之日嗎?

但這還不是讓平忠盛感到吃驚的,吃驚的是,趙構將一名叫做曹平正的人特旨傳來,命令此人和他組成日本特管區臨時總督府的機構,曹平正擔任臨時大總督,他是臨時高階參議。

一起撥過來的,還有一部分從東京大學即將畢業的應屆畢業生,也有一部分曹總督從流求帶過來的基層官吏,加上一個陸戰營的兵力擔任總督府警衛部隊,日本特管區臨時區政府就這樣在出雲成立了。

平忠盛將自己的徵夷大將軍府捐獻出來做了府衙,他的威武堂現在是趙構的行營,臨時總督府就在大帥行營的東側,距離不過幾百米,抬腳就到,非常方便。

曹平正總督第一份政令,就是清查戶口,發放身份牌,所有承認總督府的百姓、官員、武士,只要臣服大宋,承認總督府的治理管轄,都可以獲得新的身份標識。

獲得身份標識的最大好處可不是一點半點。

一是可以獲得土地,土地所有權在國家,以國家的名義承包給你,按照土地分為一級耕地、二級耕地、自留地等,耕種權歸你,產出的農作物歸你,國家前三年不收取賦稅,三年後十稅一;鼓勵開墾荒地,成為私田,只要你活著,這片土地就屬於你所有,死後收歸國有,用於重新分配。總督府第一年免費提供種子、農具和耕牛,以互助組的形式發放。這個互助組,即是互助組,也是互保組,這種方式,在天竺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二是可以獲得貧困補貼和物資資助,這對於最底層的老百姓才是最有吸引力的,可以幫助他們度過目前的困難。

三是可以組織勞務大軍,幫助特區政府開始進行基礎建設,掙一些零花錢補貼家用。

四是挑選真心歸順的中下階層武士,成立新區政府管轄的治安軍部隊,表現良好的,可以改入大宋軍籍。

這些,都是寫得一清二楚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最早表示歸順的稻田一郎,現在已經是新成立的治安軍部隊的一名連長,手下全是他招募的一幫子苦哈哈。

平忠盛帶著一幫威武堂的屬下,在全力協助曹平正做這項工作,他們熟悉當地情況,“準確、自願、公開”是曹總督提出的唯一要求。

出雲是一個試點,之後將會在大宋統治下的各個藩屬國開始實施,總督府將各藩屬國定為總督府下屬的府,再往下縣、鄉兩級。

這些天,平忠盛的政務,是協助大宋的第二艦隊的運輸艦,解除安裝和安置從高麗、塞北、京東兩路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