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幼童。

一路向西,人們看樣子都是在向同一個目標,這是怎麼回事?

衡武佑一下馬,站在路旁,看到一名男子,穿一件有些補丁的衣服,但看上去,補丁打得甚是規整,衣服雖破但卻乾乾淨淨,肩上扛著一柄斧頭,斜挎著一卷粗麻繩,手中還拎著一柄小斧子。

後面跟著一位婦人,領著一大一小兩名孩子,大一點是個十二三歲少年,肩上也挎著一卷細繩,小一點的大概六七歲,是一個小女孩。

婦人背後揹著一個揹簍,裡面是一些布包,不知道是什麼。

“敢問小哥這是去哪裡?做什麼?”衡武佑一向男子揖禮問道。

看見路旁有貴族老爺問話,男子急忙放下肩上和手中的斧頭,鞠躬道:“老爺好。我們一家人前往比良山,總督府這兩天貼出了告示,要準備過冬的木炭,需要大量木頭,讓人們上山伐木,運往指定地點燒製木炭。這不,不少人都是趕著去伐木的。”

“價錢可還合理?”趙構問道。

“很划算的。一文錢一斤溼柴,我昨天一人砍了大約有五百斤,就是五百文,換算下來,就是五元錢。這五元錢,可以讓我一家人生活四五天,節省著用,支撐十天也沒有問題。這不,今天索性叫上我一家子,都來,或許能砍到一千斤,那今年冬天,就能都穿上新棉衣,過一個暖暖和和的冬天!”男子興奮地說道。

“不敢動問小哥高姓大名?”衡武佑一問道。

“可不敢,可不敢。賤名井上一郎,這是拙妻小秀,兒子井村得,小女井穗子。”這名叫井上一郎的男子倒也不拘束,看來也是經常出外勞作之人。

趙構隨手從懷裡掏出幾袋牛肉乾,笑著遞給小男孩和小女孩道:“相逢既是緣分,一點小玩意兒,味道還好,孩子們應該很喜歡。”

但小男孩和小女孩卻怯生生望著父親,不敢接,母親小秀則一臉惶恐的樣子,不知道如何應對。這麼尊貴的老爺,卻這樣和藹地說話,還是第一次遇到。

倒是井上一郎看到孩子們眼巴巴的眼神,再看趙構也是一副和藹善良的模樣,倒不至於有什麼企圖。

“還不謝過大哥哥,今天出門遇貴人,可是個好兆頭。說不定今天能掙到十元錢。”井上一郎向趙構揖禮,笑呵呵對孩子們說道。

兩個孩子接過來,給趙構鞠了一個躬,說了聲謝謝,卻將牛肉乾遞給母親,小秀接過來看了,頓時心裡面有些慌亂,這樣的包裝,一定是很貴的東西。

她小心地將幾袋牛肉乾用一塊布包好,放在懷裡,準備在中午的時候作為乾糧給孩子們吃。

“這十元錢是宋元嗎?能不能當天拿得到?有沒有剋扣現象?”趙構看上去很隨和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