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3章 漠北無戰事(第2/3頁)
章節報錯
八歲以上,老人六十歲以下,全部徵用,投入到蒙古定居新城的建設之中。
蒙古部落逐草而居的歷史,將被越來越多的定居點所替代,整個蒙古最肥美的八個草場將收歸總督府所有,實行輪換放牧政策。
在色楞河以及其支流所形成的衝擊平原上,開墾土地,興修水利,逐漸引入農耕技術,實現蒙古草原的多元化、長遠化、科學化發展。
這是燕京太學院專門成立的蒙古發展研究室給出的十年規劃,寧王趙強就是這個規劃的第一代踐行者。
豐州城到阿刺勒的戰備官道已經隨著戰事基本完成,雖然沒有達到內地水準,但是基本的物資運輸已經沒有問題,這已經比之前有著天壤之別,現如今,這是一條十足十的商路。
沿途十里一個驛站,三十里一個驛城,為沿途商旅、平民、郵差提供必要的補給和休息之地,至於軍隊,除了驛站之外,還有兵站駐紮。
兵站的任務,除了保障沿途軍隊後勤補給和休整之外,還擔負著沿線的安全警備任務。
所以,兵站的規格很高,達到了團級,每一個兵站,駐紮著一千到一千五百人的騎兵隊伍。
反正這個地方最不缺少的,就是馬匹。
不過寧王知道,父皇最終的交通是要靠一個叫做蒸汽機的來實現,叫做鐵路運輸。據說不用人力和馬匹,只要鋪上兩條鐵軌,蒸汽機加滿水和精碳,只需要一兩個人把持,就能在鐵軌上自己奔跑,而後面則會拉著上萬石的貨物飛馳,更可怕的是,中間不用休息,可從燕京直達豐州城。
大宋天機院已經研製出小型的蒸汽機,已經開始在西山腳下進行實驗,宋院長親自主持這項工程,是大宋天機院天字甲一號機密,就連寧王也只是知道有這麼回事,但具體如何,進行到什麼程度,長什麼樣,他還真沒有見過。
不過這並不妨礙規劃部的工作,未來以阿刺勒為中心的道路,都是雙向四車道,多出來的一條道路,就是為以後修建鐵路打基礎。
皇議殿曾在一個月前,既阿刺勒戰役結束後,就命令寧王回京述職,但是寧王給皇議殿和趙構分別去信,闡述了自己留下來的理由,蒙古初定,需要一位有分量的官員鎮守中樞,這個人,自己最合適。如果自己不在,無論是李純,還是完顏恕,都不能獨斷兵事,還需要上報皇議殿和思危廳,一來二去,黃花菜都涼了。
趙構於是大筆一揮,寧王以皇議殿特使、漠北自管區臨時軍管會司使的身份,代天子行使軍政特權。
進入十一月,漠北早已成為白毛風的世界。
好在還沒有下雪,天氣雖然寒冷,但是這個漠北,到處是熱火朝天的工地,人們高漲的熱情,早已將凜冽的寒風吹散。
六十歲的兀合臺拼命拉著一架拉車,高大的身軀幾乎彎到了地上,車上是一車大大小小的石塊,旁邊推車的,是一名三十多歲的蒙古女子,黑紅的臉龐上掛滿了汗珠。
旁邊很多幹活的人,都熟視無睹,任憑倆人拼命拉車,卻沒有一人搭上一把手。
好不容易來到施工段,兀合臺放下車架,後面的女人急忙遞上來一塊乾布,說道:“阿爹,你擦擦汗,下次我讓他們少裝一些。”
兀合臺擦了一把汗水,略有一些喘氣,說道:“圖雅,你還是省一些力氣吧,那些人根本不會聽你的。雄鷹還沒有折斷翅膀,駿馬還沒有折損馬蹄,放心,我這把老骨頭還硬朗著呢。唉,只是不知道我的兩個乖孫怎麼樣了?”
“阿爹,聽說被宋王扣在大軍,也不知道什麼情況。阿杰生死未卜,這個日子什麼時候到頭。這個該死的宋王。”女人忍不住掉下眼淚,發著牢騷。
“圖雅!”兀合臺急忙小聲呵斥,看看四下裡無人,急忙說道:“圖雅,這種話,可千萬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