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為力,深陷無計可施、無助、糾結和痛苦之中。

翊風清楚地感受到羿曦從小生活在對失去親人的恐懼和焦慮中。作為哥哥,他自然而然成為羿曦情感的支柱和精神偶像。

翊風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彷彿生命隨時都可能離他而去。他珍惜時間,如飢似渴的學習,他強迫自己像陽光一樣明亮、樂觀和勇敢。他希望這種心態能夠輻射給羿曦,讓他未來的日子可以過得輕鬆和幸福。

在羿曦心中,沒有人能夠替代翊風,即使是這個承載著翊風記憶的數字虛擬大腦和AI虛擬人,他也並不能完全掌握翊風的全部記憶、思維、情緒和性格。儘管他答應了翊風,要為他活出那部分人生,但當他面對那個模擬翊風的數字虛擬大腦時,他仍然感到有些迷茫,難以面對。他甚至不知道該如何和翊風的這個數字替代物溝通,從它腦海中獲取翊風的那部分記憶。

這個虛擬數字大腦也許只是翊風記憶的一部分投射,某種帶有紀念意義的錯覺和幻想。

“你準備好了嗎?其實沒有什麼好緊張的,如果你不喜歡AI虛擬人模式,我可以調整成AI電影模式,你就當自己看了一場互動式電影。”休格醫生安慰著羿曦。

早期的記憶銀行確實採用了電影模式。透過影像和聲音,我們能夠挖掘出他人大腦深處的記憶。透過語音搜尋、時間搜尋或模糊搜尋,我們可以找到他人大腦中相關記憶的關鍵詞或線索物,定位到那段記憶。

隨著記憶銀行技術一次次的升級,記憶展示方式逐漸演化到了進入虛擬數字大腦內部,實現更加沉浸式的體驗和自由交流,那感覺就像是你的靈魂進入了另一個人的身體,用對方的眼睛來觀察這個世界。

“開始吧。“羿曦深吸一口氣,戴上那個裝載著記憶銀行程式和深度催眠程式的幻具,準備讀取翊風的記憶。他知道,該面對的總要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