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午飯,葉父、葉東林、葉西林還有唐肖景,幾人趕著驢車和牛車回去,把剩下的滷肉鋪子的傢俱都運送過來。 剩下的葉青青幾人則負責把雜貨鋪打掃乾淨。 幾人拿著抹布,細心地將雜貨鋪的架子、櫃檯,所有的東西都一一擦拭乾淨,葉老太太和葉母最後還把地面給拖乾淨了。 鋪子是青磚瓦房,地上還鋪著青石板,看起來特別乾淨舒服。 打掃完,葉母和葉青青都累得不想動彈了,母女倆背靠背,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天。 一旁的葉老太太和葉老爺子一點也不覺得累,還興致勃勃地討論著,除了糧食和乾貨,家裡還有哪些產出可以拿到雜貨鋪賣。 葉老太太:“鎮上不同於村裡,一棵蔥一棵菜都要買,反正小菜園的蔬菜瓜果也吃不完,可以送一些過來雜貨鋪這裡。” 葉老爺子點了點頭,“我看可以,而且像菜乾、酸菜、酸筍這些也可以拿過來雜貨鋪賣掉。” 葉老太太還想到家裡的池塘,“還有池塘裡的魚,鎮上又不遠,完全可以把魚帶過來雜貨鋪裡。” 鋪子裡有水井,把魚養到水大水缸裡慢慢賣也可以的。 “你做的鹹鴨蛋味道不錯。” “對對對,差點忘記了鹹鴨蛋。” 打掃完衛生後,幾人剛休息了一會,葉父他們就把滷肉鋪子的東西運過來了。 葉父幾人除了把雜貨鋪的櫃檯、桌椅送過來,還帶了之前滷肉攤用到的各種鍋碗瓢盆。 甚至連柴火,葉父都送了兩大捆過來。 幾人手腳麻利,很快就將東西給卸了下來,一一搬到鋪子裡面歸置好。 從門口一進去,就是一張小櫃檯。 櫃檯的款式和雜貨鋪的櫃檯一模一樣,在櫃檯裡面同樣有4個帶鎖頭的大抽屜。 櫃檯裡面同樣是有兩張配套的椅子。 原本葉父是打算在櫃檯裡面放一張椅子的,但是葉老太太覺得家裡的人肯定會經常過去。 多留一張椅子,到時候可以一起坐著聊聊天打發時間。 櫃檯緊挨著有一個一人高的木架子,這個架子是用來盛放滷肉的。 放滷肉的架子旁邊有一張很大的案板,這是用來切滷肉,以及盛滷肉飯用的。 客人一進來,最顯眼的就是放滷肉的架子。 想吃什麼,直接在架子上挑選,然後葉父在一旁的案板上切滷肉或者盛滷肉飯。 這樣葉父一人也能照看整個滷肉鋪子了。 葉家的鋪子是自家建的,因此比較寬敞,不算最裡面的廚房,光是外面的鋪子也有40平米。 鋪子裡面放了8張桌子後依然還挺寬敞的。 葉父打算和碼頭的滷肉攤子一樣,既賣滷肉又賣滷肉飯。 滷肉可以用油紙打包帶走的,而滷肉飯則要在鋪子裡面吃。 之前在碼頭上攤賣滷肉的時候,葉父都是搭配著米酒和蜂蜜水一起賣的。 但是葉父擔心要是賣酒了,客人萬一在鋪子裡喝醉了怎麼辦? 而且喝酒容易滋事,在鋪子裡打起來,弄壞壞了鋪子裡的東西,也耽誤賺錢呀。 原本葉父還在糾結要不要賣酒水,後來葉父去官府一問,原來他的滷肉鋪子並沒有賣酒水的資格。 這下葉父不用糾結了,滷肉鋪子根本不能賣酒水。 既然不能賣米酒了,葉父打算在鋪子裡賣茶水。 就像王家的茶水攤子那樣,賣點蜂蜜水、綠豆湯、酸梅湯和菊花茶,清熱又解膩。 鋪子最裡面是廚房,廚房不算大,多幾個人進去都轉不開身。 裡面有三個灶眼,三口大鐵鍋葉父也已經運了過來。 廚房最裡面是用來放柴火的,葉父剛才回家運東西的時候,還順便運了兩捆乾柴過來。 在廚房裡面葉母還放了兩個小架子,這是用來盛放東西的,廚房不大,有這兩個小架子也能省點地方。 葉父把之前賣滷肉時,用的鍋碗瓢盆也帶了過來,葉母細心地收拾好,全都放在廚房的架子上。 滷肉鋪子這邊沒有休息的小屋子,不過這裡凳子多,拼一拼也能在鋪子睡個午覺。 實在不行也能過去隔壁的雜貨鋪休息,從公用的水井那裡就能直接過去隔壁的鋪子,還是挺方便的。 張屠戶每天半夜會在家裡殺豬,葉父已經和他商量好,每天一早就能將葉父訂的下水、豬頭這些送到葉家。 葉父打算先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