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還是灰濛濛的,勤勞的大公雞就開始打鳴。 葉家的公雞剛開始打鳴,隔壁葉青梅家又響起了打鳴的聲音,一時間村裡響起一陣陣的雞鳴聲。 在一陣陣的雞鳴犬吠聲中,勤勞的莊稼人紛紛起來了。 家家戶戶陸續升起了炊煙,各種早飯的香味,開始瀰漫在桃花村的空中。 伴隨著家裡的雞鳴聲,葉家的人也陸續起來了。 葉青青的繡品還剩最後一點收尾,昨晚熬了個大夜,直到半夜才把繡品做完了。 做完繡品,葉青青直接倒在床上,翻過身就打起了小呼嚕。 家裡的雞圈離葉青青屋裡很近,響起第一聲雞鳴的時候,葉青青就聽到了。 可是葉青青的眼睛就像是被漿糊給粘住了,怎麼也睜不開。 身體軟乎乎的,根本起不來,迷迷糊糊的在一陣雞鳴聲中又睡了過去。 葉青青的房間就在葉母和葉父隔壁,葉青青屋裡的動靜,葉母一清二楚。 葉母也知道葉青青昨晚熬夜做繡品了,因此吃早飯的時候特意沒有喊她起來。 知道到葉青青昨晚熬夜做繡品了,葉老太太忍不住唸叨道: “青青這丫頭,繡品又不會跑,第二天做不行嗎,還傻乎乎的非要熬夜做。” “熬壞了身體,還不是要吃藥。” 葉老太太嘴上抱怨著,手上卻幫葉青青盛好了早飯,放在鍋裡溫著。 葉母想著葉青青昨晚熬夜做繡品了,還特意多給她留了一個水煮蛋補補身體。 吃過早飯,葉父急匆匆地趕著驢車出門去鎮上,他還要盯著工人建宅子呢。 鎮上的兩座宅子是同時開工的,現在已經建好了大半,再過半個月左右就可以上樑了。 葉父對自家的這兩座宅子非常上心,每天都要去盯著方霖和工人們。 另外還要抽空去唐大爺家看做好的桌子和貨架,每天忙得腳不沾地。 葉東林和往常一樣,心情不錯地趕著驢車去碼頭上擺攤。 葉東林昨天在碼頭上收到訊息,之前的縣令已經升遷去了省府。 就在前幾日,新的縣令已經上任了。 葉東林打聽到,新的縣令是京城一位大官的庶子,過來當縣令就是走個過場,早晚要調回去的。 至於碼頭還能不能擺攤,眾說紛紜,各種小道訊息滿天飛。弄得碼頭上的小攤主個個人心惶惶。 不過葉東林倒是不擔心,因為家裡的宅子已經在建了,很快他就能自己開雜貨鋪了。 最近葉東林已經在羅列清單,要進哪些貨物到雜貨鋪。 鋪子在書院附近,往來有許多讀書人,最好是可以新開闢幾個貨架,專門賣讀書人用的東西。 像攤子上原有的陶瓷筆筒、陶瓷筆架和竹製的雕花筆筒,就挺合適的。 碼頭上有來各地的客商,葉東林最近也在打聽,想找可以提供筆墨紙硯的客商。 不過這些讀書人用的東西實在是太貴了,剛打聽到了兩個,可是葉東林的本錢根本就不夠。 葉東林想進一批便宜的讀書用品,質量不用多好,最主要是實惠。 鎮上的書院,裡面大多都是普通的學子,家境也算不上多好,太貴的東西估計也買不起。 葉青青起來的時候,家裡靜悄悄的。 如今的葉青青身材高挑,面容俏麗,如同剛破土而出的嫩筍一樣生機勃勃。 葉母屋裡的門半開著,葉青青站在門口悄悄的探著身子往裡看。 這時葉母正坐在窗前低頭做繡品,察覺到葉青青的目光,抬頭笑道: “你這小懶蟲,太陽都曬屁股了,還不趕緊去洗漱吃早飯。” 葉青青推開門走了進來,笑嘻嘻地說道: “我的繡品已經做好了,娘你趕緊幫我瞧瞧,看有沒有哪裡要改進的。” “行,我待會就過去,你趕緊去吃早飯吧,再不去,早飯都涼涼了。” 葉母將葉青青打發去洗漱,然後加快手上的動作。 葉母將快馬上就繡好的小花繡好後,然後才起身去到葉青青的屋裡。 葉青青洗漱好,快步走到廚房。 開啟鍋蓋,裡面是溫著紅薯粥,另外還有一個鹹鴨蛋和一個水煮蛋。 葉青青先把紅薯粥端了上來,還是溫溫的,剛好入嘴。 葉青青將水煮蛋剝開,然後放到粥裡一起吃。 葉青青其實不是很喜歡直接吃水煮蛋,覺得蛋白沒什麼味道,裡面的蛋黃又太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