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母一視同仁,給王家父子和陳小云母女都送了饅頭過去。 回到家後,葉母在櫃子裡好一陣翻找,找了一些壓箱底的碎布頭出來。 這些碎布頭都是葉老太太做髮帶和頭繩剩下來的,都是一些灰色、黑色、藍色這些顏色不好看的碎布頭。 葉母見陳小云和王朵朵的衣服破破爛爛的,想著家裡剛好有閒置的碎布頭,就給她們送點過去。 這些碎布頭雖說做不了衣服,不過用來做鞋子、縫補衣服還是可以的。 葉母拿著碎布頭剛走出房門,葉青青正好做完繡品出來走動。 葉青青做繡品也累了,見葉母要給陳小云母女送碎布頭,和葉母一起去村頭的陳家。 走到前院,葉青青又停了下來,“娘,陳嬸子母女剛搬到桃花村,家裡應該沒有柴火吧,要不送點柴火過去?” 葉母回想了一下,那院子好像確實沒有柴火。 “還是你想得周到,我剛才送饅頭的時候,確實沒有看到有柴火,我拿一小捆過去吧,不然晚上都沒有柴火燒水做飯了。” 葉母將手上的碎布頭給了葉青青,然後拿了一根草繩,捆了一小捆的柴火,大概夠用兩三天的量。 葉青青拎著裝滿碎布頭的小包袱,葉母抱著柴火,母女倆有說有笑地往村頭走去。 陳小云母女住的宅子就在村頭的第三間屋子。 這屋子雖然破舊,不過院牆是村長早幾年找村裡的人幫忙修建的,院牆非常高,院門也是修建牆的時候新做的。 當時這宅子住的是村裡的王大爺和王大娘,兩人原本有一個兒子,服兵役的時候死在戰場了,兒媳婦帶著兩個孩子改嫁了。 王大爺和王大娘一直住在這個小院裡,後來兩人年紀大了,隔壁村的二流子經常來王家偷東西,村長特意找人修了院牆和大門。 院門沒有關,葉青青和葉母直接拿著東西進去了。 一進去是一個小小的院子,院子裡沒有水井,不過往外走幾十米,有一條小溪,用水還算方便。 這座小宅已經好幾年沒有住了,看起來有些破舊。 宅子只有兩間房子,一間是廳堂,另外一間是睡覺的屋子,另外還有一個後來搭的小廚房。 這宅子雖說小了點也舊了些,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母女兩人也是夠住的。 葉母和葉青青過來時,屋裡只有陳小云和王朵朵母女兩人,母女倆正在歸置村民們送過來的東西。 葉母將柴火放到院子裡,往屋裡喊了一聲。 “小云妹子,我給你送了點柴火過來。” 聽到聲音,陳小云帶著王朵朵趕緊出來,熱情地迎了上來。 “謝謝繡繡姐,我們母女倆正愁著晚上沒有柴火燒水呢。” 說完又看向一旁的葉青青,“好漂亮的小姑娘,這是繡繡姐你女兒吧?” “陳嬸子好,我是葉青青。”葉青青落落大方地說道。 葉母笑道:“這是我的小女兒,小皮猴一個。” 陳小云從身後拉了一個瘦瘦小小的小姑娘出來,“朵朵,這是青青姐姐,趕緊喊人。” “青青姐姐好。”王朵朵小聲地喊了一聲,接著又躲回去陳小云的身後。 葉青青見小姑娘瘦得可憐,整個人怯生生的,看來路上吃了不少苦。 葉青青從口袋裡摸了摸,裡面有一小塊飴糖,這是下午的時候唐肖景給她的,葉青青還沒來得及吃。 葉青青將飴糖拿了出來,遞給了陳小云身後害羞的王朵朵。 王朵朵看向陳小云,見陳小云點頭後,小心翼翼地接過糖塊。 “謝謝青青姐姐。” 王朵朵將糖塊咬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塞到了陳小云的嘴裡,母女兩人露出了一大一小的梨渦。 小姑娘家教不錯,從母女兩人的行為舉止,可以看出陳小云原本的夫家家境應該不錯的。 只可惜在逃荒的路上都沒活下來,留下了柔弱母女兩人。 葉母拿過葉青青手中的小包袱遞給陳小云。 “小云妹子,家裡正好有一些閒置的碎布頭,雖說做不成衣服,但是用來做做鞋底、縫補一下衣服還是不錯的。” 陳小云十分感激地接過小包袱,母女兩人經過一個月的逃荒,身上的衣服和鞋子早就不能看了。 葉母見陳小云一個弱女子帶著9歲大的女兒,十分同情她的遭遇,特意提點到道: “村裡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