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路上,陳小云又跟村裡的婦人打聽,鎮上有沒有收繡品的繡坊。 陳小云一個人帶著閨女,又做不了重活,只能做些繡品來養家。 因此陳小云著急地想早些打聽好,鎮上繡坊收繡品的情況。 村裡的婦人大多都會做點手帕或者荷包到繡坊裡面換點零花錢。 村長的大兒媳婦跟陳小云說道:“有的,別看咱們洛河鎮不大,鎮上有三家繡坊呢。” “最大的就是楊家繡坊,不過只收繡帕和荷包,不收大件的繡品。” “另外兩家則是小繡坊,不管是大的繡圖還是小的繡帕都收的,不管價格比較低。” 葉青青見王朵朵的衣服針線做得不錯,袖口處還縫了兩朵小花,繡得還挺好看的。 葉青青突然開口道:“陳嬸子,朵朵衣服上的小花是你繡的嗎?繡得真好看。” 陳小云摸了摸王朵朵袖口處的小花,想到了以前的日子。 “這是以前的時候繡的,現在手都粗糙了,我想將手好好養一養,晚點繼續做繡品換錢。” “陳嬸子擅長做什麼繡品呢?手帕、小圖還是大圖呢?” 見陳小云還沒反應過來,一旁的葉母解釋道:“要是手帕和荷包這些小繡品,鎮上的繡坊就收的。” “要是像小型圖或者大型圖,這些做得好一些的繡品,我建議你可以拿到縣裡的繡坊賣掉,縣裡的繡坊價格要高一些。” 陳小云以前都是直接在鎮上唯一的一家繡坊賣繡品的,還真不知道里面有這麼多的門道。 “也不怕你們笑話我,我手藝其實一般,以前都是做一些手帕和荷包之類簡單的繡品,小圖偶爾也做,但是做得不是很好。” 葉母建議道:“手帕和荷包這些簡單的繡品,容易是容易一些,但是價格比較低。” “要是能做小圖,我是建議你可以試試做小圖,一幅小圖都頂你多少張手帕了。” 葉母知道陳小云逃荒到這裡不容易,因此建議她試試做小型的繡圖,這樣賺的錢也多一些。 剛才陳小云說她的手粗糙了,葉母特意偷偷看了看一下陳小云的雙手手。 其實還好,雖然比不上自己每天塗手霜保養那麼白皙細嫩。 不過比起村裡經常做農活的婦人要好上許多,看得出來以前也是經常保養雙手的。 村裡的人都知道葉母和葉青青,還有葉母孃家那邊,她們現在做的繡圖賣到縣裡的繡坊了。 其實有不少人都想要讓葉母幫忙牽一下線,把她們做的繡品也送到縣裡的繡坊。 村長的大兒媳婦問道:“繡繡,縣裡的繡坊收不收手帕和荷包這些簡單的小繡品?” 葉母和村裡的婦人關係還不錯,都實話實說了。 “收是收的,不過要求比較高,而且荷包和手帕本身價格也不高,比鎮上的繡坊也沒高多少錢。” “你們真想賺錢的,我建議你們最好還是做小型繡圖。” “要是繡技不好,可以用簡單一點的繡法慢慢繡,只要繡圖好看不出錯,還是能賣出好的價格的。” 這些都是葉母的肺腑之言,手帕和荷包這些真賺不了幾個錢,做一年手帕的工錢,都比不上一幅小型繡圖的工錢。 葉母自己就深有體會,她當初做金絲手帕,一個月也才賺七八百文,如今做大型繡圖,一個月都能賺四五兩銀子了。 當然這也有葉母繡技進步了的緣故,不過做繡圖確實賺錢。 如今葉母和葉青青都在做大型繡圖,村裡的婦人如果做小型繡圖,葉母也不擔心會影響她們的繡品。 畢竟葉母對自己的繡品還是挺自信的,而且葉青青的繡品也越來越好了。 村裡的婦人倒是想做繡圖,不過她們大多都要下地,手經常幹活都粗糙了,不能碰精細的布料。 因此只能做一些低等的手帕和荷包,像小繡圖這些要求比較高的,她們根本不敢做,也做不了。 村長的大兒媳婦倒是興致勃勃的,準備回去就做一幅小繡圖試試水。 村長的大兒媳婦繡品得還是不錯的,而且村長家裡有牛車,以後去縣裡也方便。 陳小云也覺得可以試試做小型的繡圖。 她也其實知道繡圖賺錢,只是以前王家家境還不錯。 王朵朵她爹覺得做繡圖太費眼睛了,不讓陳小云做繡圖,只讓她做手帕和荷包這些小型的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