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輕的婦人神神秘秘地說道:“吃過早飯,我看到王媒婆去了葉家,你們說是哪家的閨女看上葉東林了?” 葉家家境好,葉東林又在碼頭擺攤,年輕婦人早就盯上了葉東林,想把侄女介紹給他,看到有媒婆上門,不禁有點緊張。 年紀大一些的嬸子嗑著瓜子說道:“葉家家境好,這兩年又是買山又是收山貨的,家底豐厚,盯著的人家多著呢。” 一旁略顯富態的婦人正納著鞋底,淡淡地說道:“也不一定是為葉東林說媒的,盯著葉青青的人也多著呢。” 其實富態的婦人早就盯上葉青青了,她的大兒子在碼頭上做工,知道葉父和葉東林在碼頭上賺了不少銀子。 而葉青青又會做繡品賺錢,她小兒子剛好和葉青青年齡相仿,她還想著過兩年等葉青青再大一點,上門幫小兒子求娶呢。 一位乾瘦的老婆子刻薄地說道:“這青丫頭整天在屋裡做繡品,不下地也不幹活,娶回家也是當大小姐的命,我才不願意娶這樣的大小姐進門呢。” 一旁的幾人都被逗笑了,“你家大孫子願意娶人家,人家還不願意嫁呢,也不看看你傢什麼樣子。” 年紀大一些的嬸子拆臺道:“你年輕時看上了葉老爺子,人家不願意娶你,該不會你現在還記恨葉家吧?” 乾瘦的老婆子大聲反駁道:“少在這胡說八道的,老孃才看不上他呢。” 老婆子麻利地將帶來的針線、鞋底收拾好,快步離去。 和葉母交好的一位婦人說道:“東林和我家小子同歲,再有兩個月才滿14歲,青丫頭更小才12歲,葉家估計不會這麼早就給他們相看的。” 這話一出,年輕的婦人和富態的婦人才放下心來,心裡卻想著要趕緊下手了,可不能被人捷足先登。 說完葉家的事情,幾人又說起了唐家。 “唐山10年前把家裡的田地賣了,全家搬到縣裡居住,沒想到如今又搬回村裡住了。” “唐家就剩父子倆了,唐山走鏢時瘸了一隻腿,景小子又才14歲,殘的殘、小的小,在縣裡估計也不好過吧。” “唐山做了十多年的鏢師,聽說在縣裡有一套大院子呢,家裡還有馬車,人家有錢著呢。” “景小子才14歲,這身板隨了唐山,又高又壯,家裡又沒有婆婆,嫁過去就能當家做主,你說介紹我孃家侄女給他怎麼樣?” 年輕的婦人原本是看上了葉東林的,一聽唐家家底豐厚,又覺得唐家更好了。 “人家是縣裡長大的,哪能看得上咱們這些村裡人。” 年輕婦人不服氣說道:“村裡人怎麼了?他們父子倆還不是灰溜溜地從縣裡回到村裡種地。” 這一看就不相配,不過一旁的幾人也沒多說什麼,把話題又轉向了山谷的開荒。 村長幫唐山在村裡找了三十幾位身強力壯的漢子,人多力量大,花了兩天時間就將去山谷的路清理了出來。 馬上就是夏收了,時間非常緊張,其實就只是簡單地把雜草、野樹砍掉,再把路上的大石搬走。路上還是坑坑窪窪的,不過勉強能走馬車了。 “聽說唐家父子打算在山谷那裡挖大壩蓄水呢。” “山谷那裡不是有一條挺大的河嗎,怎麼還挖壩著蓄水?又是修路又是挖大壩的,這要花多少銀子啊?” “人家有錢呀,再說要是能把山谷的幾十畝地開出水田來,那可就值錢了。” 村頭的幾人說得唇乾舌燥,才依依不捨地各自回家。 因為河流位於山谷的最底部,河床比較低,插秧苗的時候水源上不來,要是直接從河裡打水費時又費力。 唐肖景就想了個法子,直接去挖壩子蓄水,然後挖水渠把水引到山谷各個地方。 具體挖壩子的地方,父子倆還沒選好,目前最緊要的就是先把山谷的雜草清理掉。 村口的婦人說了什麼,葉母和葉老太太並不知道,兩人正忙著收小菜園的蔬菜呢。 園子裡的青菜、豆角、茄子和青瓜都已經吃過好幾輪,依然結的密密麻麻的,怎麼吃也吃不完。 兩人趁著今天有空閒,拿上揹簍和籃子,去小菜園把一些吃不完的蔬菜瓜果摘回來做菜乾和酸豆角。 葉母看著豆架上的豆角結得密密麻麻的,又長又胖乎,看著特別喜人。 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