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父趕著驢車來到後山,遠遠就看到山腳有許多的婦人在挖野菜。 後山的土壤特別挺肥沃,常年長著各種鮮嫩美味的野菜,和割也割不完的豬草。 而且還有著許多野果樹,是村裡的婦人和小孩最喜歡來的地方。 村裡的婦人三三兩兩聚在一起,有說有笑地挖著野菜,就算到了晚飯時間也捨不得回家。 自從去年葉父在村裡收菜乾,村裡的婦人早早就規劃好,年初就將家裡的小菜園都種滿小青菜。 知道葉父連野菜乾也收,更是天天往山上跑,就連葉老太太也經常約上三兩個老姐妹一起去挖野菜。 見到葉父,挖野菜的婦人紛紛跟葉父打招呼,不少人跟葉父打聽今年還收不收菜乾。 一位年紀和葉老太太差不多的富態嬸子笑呵呵的問道: “葉家小子,今年還收菜乾的吧?家裡今年種了不少的青菜,可以曬上許多的菜乾,野菜乾也準備了不少。” “收的收的,菜乾和野菜乾都收。” 另一位嬸子著急地問道:“那價格呢?還是和去年一樣嗎?” “現在離冬天還早,價格現在還說不準。” 問葉父價格的嬸子見葉父沒有直接說價格,有點不滿,皺著眉剛想說開口說什麼,被一旁的其他婦人拉走了。 一位身上打滿補丁的年輕婦人,小聲地問道:“木炭呢?今年還收不收木炭?要是收今年可要早點準備。” “木炭也收的,木炭有多少收多少。” 去年葉父收的木炭根本就不夠賣,剛擺出來沒到一個時辰就賣光了。今年肯定要收多一點木炭。 聽到葉父說繼續收木炭,年輕的婦人喜氣洋洋的,明天就讓家裡的壯勞動力們去山上砍柴,多做點木炭。 這段時間靠著賣幹蘑菇和筍乾,家裡已經存了一點銀子,再加上後半年賣菜乾和木炭的銀子,年底應該就能將外債還完了。想到這,婦人臉上的笑容就更加燦爛了。 葉父一路上被挖野菜的婦人包圍了,說地他唇乾舌燥才終於脫身。 從後山通往小後山的小路,只有幾百米的路程,但就是這短短几百米趕著驢車的葉父足足走了一刻鐘。 還沒走近小後山,葉父遠遠就看到家裡的三個孩子。 葉東林和葉西林兄弟倆在小溪邊上打豬草,而葉青青和兩位小姑娘在一起挖野菜。 葉父趕著驢車來到溪邊,停好驢車,發現兄弟倆已經打好了滿滿五筐的豬草,正在向第六筐努力呢。 冬天已經將家裡存的幹豬草都吃掉了,最近葉東林每天都要來小後山打上七八揹簍的豬草。 一半喂家裡的豬,另一半做成幹豬草,存起來留著冬天的時候餵豬。 葉東林自從不去學堂,就任勞任怨的留在家裡幫忙,每天不是跟著葉父去做貨郎賣貨,就是跟著葉老爺子忙活家裡的田地和小後山的作物。 短短兩個月就黑了不少,人也壯了不少,活生生一個勤勞肯幹的好小夥。 村裡已經有不少的人家盯上葉東林,葉家附近的幾戶人家都有人來打聽葉東林。13歲半的葉東林已經是附近幾個村子的上好女婿人選。 還有那膽子大的姑娘,在葉家和小後山往來的路上假裝偶遇,可惜13歲的葉東林還沒開竅,直接就走開了。 不遠處的葉青青和隔壁屋的小姑娘,還有葉青青的二表姐一起挖野菜。 三人不知道說了什麼,笑得前仰後翻,離得老遠都能聽到小姑娘清脆的笑聲。 葉父見幾個孩子都還沒有要走的意思,乾脆去了山腳的大水坑,之前在那設了兩個陷阱,葉父特意去看了看,可惜沒有動靜。 肉就不指望了,葉父只能去找野雞蛋。 這水坑附近有幾個野雞窩,葉父每次偷拿雞蛋都會留下一個雞蛋,把野雞留住,然後每隔一段時間再去偷拿一次雞蛋。 野雞窩的地點,葉父早就摸清了,三兩下功葉父身後的揹簍就裝了十幾顆野雞蛋。 有野雞蛋當然少不了香椿,雖然這時的香椿有點老了,但也還能吃,葉父麻利地又採摘了半揹簍的香椿芽。 葉父帶著三個小冤家回到家時,天都黑透了。葉母早就做好了飯菜,等著幾人回來吃飯。喜歡葉家的幸福小日子()葉家的幸福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