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葉父就帶著800斤的油菜籽來到月牙鎮的李家油坊。 一進院子就看到院子裡剛收回來的油菜籽,足足有5大車,李老闆和幾個夥計正忙著將收回來的油菜籽搬下來。 李老闆正搬著油菜籽,聽到聲音抬頭剛好看見葉父趕著驢車進來。 李老闆趕緊上前招呼,“葉老闆,許久沒見了,今天過來是要買油還是榨油呢?” “李老闆,這裡是800斤的油菜籽,按理說是能出160斤的菜籽油的。我這邊時間比較急,能不能我把加工費給你,直接拿已經榨好的菜籽油走呢?” “160斤的菜籽油啊,可以是可以的,不過不知道夠不夠呢。” “葉老闆,您稍等一下,我去看看倉庫裡面的菜籽油夠不夠。”說著,李老闆轉身進了後院。 沒多久李老闆就回來了。“葉老闆,已經榨好的菜籽油只有100斤,你看剩下的60斤拿豆油行不行?只是豆油比菜籽油貴一文錢,您這邊要把差價補上。” 葉父不想補這一文錢的差價,開口說道:“100斤也夠了,我先帶100斤的菜籽油走,剩下的60斤,過幾天再過來拿。” “可以的,我讓夥計把菜籽油搬到驢車上,葉老闆,您在旁邊稍等一下。” 一旁搬菜籽油的夥計聽到了李老闆的話,趕緊去後院把菜籽油搬了過來。 葉父把加工費給了李老闆,然後說道:“剩下的60斤菜籽油和豆渣,我下次再過來拿。” “沒問題,3天后菜籽油就就榨好了。”李老闆熱情地將葉父送出了門。 既然都來到月牙鎮了,葉父順便去了李大爺家和李二柱家,買了一些米酒和陶瓷小玩意。 葉父看時間還早,又去了一趟靠山村。 靠山村的獵戶比較多,葉父又收了30多張的兔皮,可惜沒有收到狼皮。一件狼皮大衣的利潤頂上好幾件兔皮大衣的利潤了。 除了皮子,葉父又收了一些村民自家做的東西。油紙傘紙也拿了10把紙,一半是帶畫的,一半是素色的油紙傘。 原本葉父打算自己去碼頭擺攤的,但是今天又進了這麼多的東西,葉父準備把葉東林也帶上,這樣就可以擺兩個攤子了。 第二天早上,天還是灰濛濛的時候,葉父就帶著葉東林出發去縣裡了。 葉父趕著驢車去找管理攤位的管事,交了兩份攤位費,然後拿到了兩個小竹牌,父子倆挑了兩個相鄰的小攤子。 把東西從驢車上搬下來後,葉父讓葉東林先收拾,他去打聽一下最新的山貨價格。 這時碼頭上有兩家賣乾貨的小攤,一家賣的是臘肉、幹蘑菇和菜乾的,另外一家賣的東西和葉父他們差不多,都幹竹蓀、筍乾和幹蘑菇。 葉父先來到賣幹蘑菇和菜乾的攤上,剛好有客商在攤子上,葉父站在一旁偷聽。 “這幹蘑菇和菜乾多少文一斤?” 攤主是一位精神抖擻的老漢,“老闆,幹蘑菇25文一斤,菜乾8文一斤,都是剛曬好的乾貨,非常新鮮的。” 葉父打量了一下攤子上的幹蘑菇和筍乾,品質確實不錯。 “我們家是開雜貨鋪的,你這些幹蘑菇和菜乾要是都要了,能不能便宜一些?” “攤子上有80斤的幹蘑菇和20斤的菜乾,要是全要的話,幹蘑菇23文一斤,菜乾7文一斤。” “菜乾不要,幹蘑菇我都要了。” “可以的,幹蘑菇就按23文一斤。” 接著葉父又去了另外一個賣山貨的攤子上打聽。 葉父逛了一圈回到攤子上,葉東林已經將兩個攤子收拾好了。 一個攤子上賣的是筍乾、幹蘑菇和幹竹蓀這些乾貨和菜籽油,另一個攤子賣的是各種雜貨。 “我剛剛已經打聽好了,幹竹蓀是190文一斤,筍乾是13文一斤,幹蘑菇是25文一斤。要是要的量大還能優惠,批發的價格是幹竹蓀180文,筍乾12文斤,幹蘑菇23文。” 葉東林:“就算是批發的價格,價格可之也比鎮上的乾貨要高出一成呢。” 葉東林是第一次來到碼頭上賣乾貨,沒想到這乾貨的利潤這麼高。喜歡葉家的幸福小日子()葉家的幸福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