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這邊忙著賣糧食,而隔壁的葉家也沒閒著。 從胡家回來的第2天,葉父就忙著去碼頭那邊賣各種山貨。 葉父也知道,秋收過後各種山貨的價格更高,那時候賣掉其實更划算,但是家裡的地窖放不下呀。 家裡有兩座小山,而且山上大半都是竹林。 竹筍生長很快,加上這邊又經常下雨,筍子一茬一茬地冒出來。 半年下來,家裡的地窖,筍乾簡直是堆積如山。 而且山上還有各種蘑菇,現在兩個放乾貨的地窖,都被各種山貨給放滿了。 而葉父自己收回來的各種山貨,則被他堆放在家裡的雜物房裡。 除了各種山貨,臘肉和皮子葉父也積攢了不少。 幸好金銀花都在夏收前賣掉了,不然家裡根本放不下這麼多的東西。 葉父打定主意,以後兔棚和豬圈的產出,都讓葉西林自己來賣。 之前葉父說讓葉西林學習怎麼做生意,可不是開玩笑的,這次去碼頭賣東西就特意把他也帶上了。 東西太多了,驢子力氣小,載不了多少東西,父子倆跟唐家借了兩輛牛車拉貨。 而且葉父還僱了拉客的葉富貴,幫忙拉東西去碼頭。 天還沒亮,父子倆和葉富貴就一人趕著一輛牛車從葉家出發。 葉父和葉富貴的牛車上面,自然是各種山貨。 而葉西林的牛車裝的,都是兔棚和豬圈的產出,臘豬肉、臘兔子以及兔皮大衣。 雖然父子倆帶的東西都是重疊的,但是葉父為了鍛鍊葉西林,特意讓他自己單獨租一個攤子擺攤。 碼頭離桃花村比較遠,父子倆過來的時候已經有些晚了。 幸好葉父前天就和王林說好了,讓他昨天幫忙找人提前租好兩個攤子。 兒子還是第一次獨自擺攤,葉父特意和王林說了,租兩個離得不遠不近的攤子。 去到碼頭後,王林非常熱情地帶著兩人去找昨天提前幫他們租好的攤子。 二表哥王林還是很靠譜的,兩個攤子都在比較顯眼的地方,而且中間隔了三個小攤子。 既不會太近,讓兒子太過依賴他,也不會太遠,葉父十分滿意。 王林走的時候,葉父還硬給他塞了一大塊的臘肉,說好中午的時候一起吃飯。 王林離開後,父子倆開始默默地收拾自己的攤子。 葉父這邊的東西很多,總共帶了700斤的筍乾、300斤的幹蘑菇、200斤的臘兔子、100斤的臘雞和200斤的臘豬肉。 另外還有各種的皮衣,兔皮大衣、羊皮大衣、狼皮大衣,以及獐子皮做的大衣,加起來有20多件。 這些皮衣被葉父放在了攤子上最顯眼的地方。 沒辦法,皮衣價格高,葉父拿了不少錢去買這些皮子,成本非常高。 而葉西林這邊的東西也不少,500斤的臘豬肉、300斤的臘兔子,以及9件兔皮大衣。 這些兔皮都是他養的兔子攢下來的,特意找葉母幫忙做成兔皮大衣。 9件兔皮大衣裡面,有8件是灰色的,有一件純白色的。 這件純白色的兔皮大衣,是葉西林積攢了許久的白色兔子做成的,雪白雪白的特別好看。 要不是這裡太熱,穿不上兔皮大衣,葉青青還想留下來自己穿呢。 葉父之前在碼頭上擺了兩三年的攤子,這裡的人他大多都認識,往來的客商有不少和他還有聯絡呢。 而且他每年夏收和秋收過後,都會過來碼頭上賣乾貨和皮子,碼頭上的客商大多都知道。 攤子剛擺好沒多久,就有不少相熟的客商找葉父敘舊。 葉父攤子上的東西不錯,加上大家都是老熟人了,東西賣得很快。 一個早上,攤子上就賣掉了大半的東西,中午吃飯的時候就只剩下一點幹蘑菇和臘兔子了。 而葉西林這邊就沒那麼幸運了,雖然他的東西也不錯,但是他沒有人脈呀。 需要這些東西的客商,基本上都和葉父認識的,都跑去他爹地的攤子上了。 來葉西林的攤子上的客商,都是一些葉父看不上的,或者是新來的客商。 一個早上,葉西林喊得嗓子都快啞了,也才賣掉了100斤的臘肉和50斤的臘兔子。 至於皮衣,一件都沒賣出去。 期間有人提出想和葉西林以物換物,那人是開官窯的,想用一批次等的瓷器換他的臘肉。 瓷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