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母提著鍋盔來到王家的時候,葉青梅正好抱著小石頭在院子裡曬太陽。 “姑姑,你來啦。” 葉青梅抱著小傢伙上前來。 葉母經常過來王家,小石頭和她已經很熟悉了,見到她過來了樂呵呵地笑著,小手手在半空中激動地揮舞著。 “小石頭,來姑婆抱抱!” 葉母把籃子放到石桌上,從葉青梅手裡接過手舞足蹈的小傢伙。 “小石頭又沉了一些,看著比出生時壯碩了不少。” 葉青梅坐了雙月子,身子調理得不錯,奶水很充足,小傢伙被養得白白胖胖的。 聽到葉母的聲音,葉姥姥放下做到一半的絹花,笑眯眯地從廳堂裡走出來。 “今天沒做繡品嗎?怎麼有空過來?” 葉母親暱地挽著葉姥姥的手臂,笑嘻嘻地說道: “那也不能每時每刻都做繡品啊。” “我看你就是想偷懶。”你姥姥一點都不給閨女面子。 葉母挽著葉姥姥的手臂,走到石桌的跟前,把帶過來的籃子開啟。 “昨天景小子去小河鎮了,帶了一些梅菜鍋盔回來。家裡的人個個都挺喜歡吃的,我就自己嘗試做了一些,特意拿過來給娘嚐嚐的。” “娘,這鍋盔還是溫熱的,你趕緊嚐嚐,涼了就不好吃了。” 說著葉母拿了一個鍋盔,放到葉姥姥嘴邊。 葉姥姥接過嘴邊的鍋盔,然後掰成了三半,給葉母和葉青梅各分了一小塊過去。 葉母也不客氣,接過鍋盔小口地吃了起來。 只是剛入口,葉母就輕輕皺了皺眉。這鍋盔已經涼了,吃起來比剛才要硬一些。 葉姥姥還是挺捧場的,先是讚揚道:“味道不錯,不過要是再多一點點鹽就更好了。” 隨後一針見血地指出,“麵皮稍微有些硬,你這面沒發好吧?” “發硬是水放少了嗎?” 這邊都是吃米飯的,葉母很少做麵食,和麵確實不怎麼擅長。 邊上的葉青梅牙口好,也不覺得麵皮硬,還挺喜歡葉母做的這個餅子的。 葉姥姥又仔細嚐了一下,然後說道:“水少了一些,另外烤的時間也過長了。” 葉母一臉認真地在心裡記下了,“那我明天再嘗試一下,放多些水去揉麵,另外烤的時間再縮短一些。” 葉母姥姥見閨女這麼用心,接著又問道: “要做新的買賣嗎?” 葉母搖了搖頭,“沒呢,家裡一大攤子的事情都忙不過來了,哪裡還有精力再做一個新的買賣。” “再說我這手藝你也見到了,自家吃吃還行,做買賣還不夠格呢。” 葉姥姥也覺得葉家的事情太雜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 葉家每個人做的事情都不一樣,雖然在錢財方面沒有糾紛,但也沒人能幫忙,都要靠自己。 “葉家雖然人手不少,不過買賣也多,等李家姑娘嫁過來,家裡的人手就寬裕一些了。” 李果兒力氣大,幹活也麻利,葉姥姥還是挺喜歡這個小姑娘的。 “沒事,實在忙不過來可以請短工。西林早就和大山村那邊的人說好了,晚些春耕的時候再來10個短工過來幫忙。” 雖然葉母想著李果兒嫁過來後,和葉西林一起養豬,但也沒想拼命使喚人家。 葉姥姥看著已經有了白髮的閨女,“西林長大了,現在越來越沉穩了,等年底娶妻了,你就可以享福了。” 葉母輕笑道:“兒女都是債,到時候還要幫忙帶孩子呢,清閒不了。” 邊上的葉青梅見葉母抱著兒子有些累了,趕緊起身把小傢伙接了過來。 葉母甩了甩有些痠痛的手臂,“年紀上來了,體力也大不如前。” 葉姥姥又開始吐槽閨女: “你娘我60了也沒見喊累,你就是平時幹活少,年紀輕輕的動不動就喊累,也不嫌丟人。” “娘,有小輩在呢,你好歹給我留點面子呀。”葉母一臉不好意思地看著一旁捂著嘴頭笑的葉青梅。 葉姥姥見閨女不好意思了,又說起孫女王月牙的事情。 “月丫頭生的小閨女,已經起好名字了。” 葉母馬上來了精神,“小丫頭叫什麼名字?” “大名叫李玉婷,李家那邊都喊她婷丫頭。我前幾日去過一趟李家,小丫頭長得還挺像她孃的,長大後肯定醜不了。” “二嫂呢,這麼久也沒見她出來,是去了李家嗎?” “李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