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糕是從其他縣傳過來的,洛河鎮的人極少見過。 葉父特意用一些邊角位置的馬蹄糕,切成了小塊,給往來的人試吃。 免費試吃是誰也拒絕不了的好事,而且馬蹄糕晶瑩剔透的,新奇又好看,大部分路過的人都會嘗一嘗。 馬蹄糕外面透明部分既軟糯又有韌勁,而裡面的馬蹄脆脆的,非常爽口,口感很特別。 這邊的糕點鋪子都沒有馬蹄糕賣,大家這個晶瑩剔透,口感豐富的糕點都比較好奇。 而且馬蹄糕也不貴,只比紅棗糕貴了一文錢,一大塊只要6文錢。 試吃過的人,大多都會買上一兩塊。 攤子上吃的東西,馬蹄糕和烤鴨是賣得最好的。 葉父還在昨天的位置上擺攤,陸續又來了兩三個昨天的回頭客。 原本只打算沒吃食的人,看到一旁架子上五顏六色的頭繩和髮帶,也忍不住多看幾眼。 相比於要170文的金絲手帕,十幾文的頭繩和髮帶就顯得十分便宜了,一下子就賣出去了好幾根。 北街的人不多,陸陸續續的又來了幾人,攤子上的東西一點一點地減少。 比較讓葉父驚喜的是,之前對著金絲手帕依依不捨的兩位小姑娘又過來了。 兩位小姑娘帶著自家孃親來到攤子上,撒著嬌想讓身旁的婦人給她們買。 其中一個性子更爽朗一些的婦人比較寵閨女,二話不說就答應了,讓小姑娘自己挑選一張自己喜歡的手帕。 另外一位婦人不捨得這170文,只挑了兩塊糕點來哄哄小姑娘就算了。 那小姑娘也是個嘴饞的,吃著甜滋滋的糕點,也是樂呵呵的。 葉父帶了兩隻烤鴨和兩隻烤雞過來,除了馬蹄糕多一些,其他的糕點每樣也只有10來塊。 太陽落到山頂的時候,攤子上的東西已經賣了大半。 葉青青的金絲手帕一共賣了4張出去,王春雨和葉老太太做的頭繩和髮帶,也賣了12根出去。 這時候書院已經下課了,北街上陸續有從書院回來的小少年。 攤子上剩下的幾塊糕點,也被這些吃不飽的少年給包圓了。 滷肉雖然賣得慢,但是本來就沒帶多少過來,陸續也賣完了。 今天葉父帶的東西比昨天多,一直到太陽完全下山了,攤子上還剩下兩斤的排骨哦。 剩下的排骨葉父也不打算繼續賣了,打算拿回去自家吃。 回去前,葉父特意找到負責租賃攤位的管事。 葉父給那位管事送了一斤滷排骨,又提前給了5文錢的攤位費,讓人幫忙留著今天擺攤的位置。 葉父提前給了攤位費,看著手上香噴噴的滷排骨,那管事一口就答應了。 流動攤位就是有一個缺點,攤位不是固定的,不好積累回頭客。 攤位變了,要是有耐心的人,估計還會仔細看一看四周,要是沒耐心的人直接就走了。 葉父回到家時,葉青青、葉老太太以及王春雨都在院子裡等著他。 一進門,葉父就被三人團團圍住了。 葉青青懷著孕,挺著個大肚子,大家也沒跟她搶,直接站在了最前面。 “爹,我的金絲手帕賣得怎麼樣?”葉青青迫不及待地問道。 “你的金絲手帕做得好,賣得很不錯呢,一共賣了4張手帕出去,兩張是155文賣出去的,還有兩張是160文賣出去的。” 說著葉父就把葉青青賣手帕的錢掏了出來,滿滿當當一大袋的銅板。 “那就是說,這4張帕子比起拿到繡坊,多賣了110文。” 葉青青捧著一大袋的銅板,清脆的笑聲都快傳到隔壁的唐家了。 說好多出來的部分父女倆平分的,葉青青爽快地數了55個銅板出來給葉父。 葉父也不跟閨女客氣,樂呵呵地就收下了。 一旁的葉老太太見父女倆完事了,趕緊拉過葉父問道: “我和小雨的做的頭繩和髮帶,賣得怎麼樣了?” 葉父見兩人十分著急,也不賣關子了,直接從懷裡掏了另外一個荷包出來。 “一共賣了5根髮帶和7根頭繩呢,錢都在這裡。” 兩人做的頭繩和髮帶不比葉青青的金絲手帕,一根大多是十來文錢的,加在一起也才100多文錢。 不過頭繩和髮帶本錢少,所用的時間也不多,一天能做好幾根出來呢。 葉父見今天的生意不錯,打算明天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