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父和葉東林回到家的時候,王春雨剛做好了兩籃子的馬蹄糕。 第二天,父子倆興高采烈地帶著王春雨新做的馬蹄糕,去了各自的鋪子。 新推出的馬蹄糕,好看又新奇,賣得果然不錯。 馬蹄糕廣受好評,一個早上,葉父帶過來的馬蹄糕都已經賣完了。 不過葉父看著滷肉鋪剩下的其他糕點,以及滷下水和鹵素菜,心中一陣苦悶。 嚴大福本身就是廚子出身,做的滷肉比葉父做的要好吃,中午還學著葉父賣上了小炒和蓋飯。 附近住的人本來就不多,葉家滷肉鋪的生意被搶了大半。 如今葉家的滷肉鋪子就靠著烤鴨和烤雞,還有王春雨做的糕點撐著。 滷肉賣不出去,葉父現在每天只滷一副豬下水和一些鹵素菜,一天也賺不了多少錢。 烤鴨烤雞雖然好吃,但也不能天天吃呀,而且吃多了也會膩。 幾個月下來,烤鴨烤雞賣得也大不如前了。午飯過後,鋪子裡還剩下一隻烤雞和一隻烤鴨。 葉父想著下午反正也沒人了,賣完午飯就直接關了門,鋪子裡剩下的東西準備拿到北街那邊擺攤。 葉父將鋪子裡的東西收拾好,又去葉東林那邊拿了一些賣不掉的糕點過來,打算一起帶過去北街。 下午北街的人也不多,但附近都是些高門大戶,手上有錢了,總會捨得吃喝的。 葉父找到負責管理攤位的管事,爽快得給了5文錢的攤位費,拿到了一個擺攤專用的小牌子。 下午擺攤的人不多,葉父找了一個相對比較顯眼的位置。 葉父帶過來的東西都是吃的,吃食的東西不好擺在地上。於是葉父直接將驢車趕到了攤位上,將吃食都擺在車轅上面。 這看起來既乾淨又顯眼,路過的人一眼就能看到,擺在車轅上面的各種吃食。 葉家滷肉鋪子做的都是街坊生意,因此東西的價格都不高,主打一個便宜實惠。 但是北街的人都是有錢人家,太便宜了人家估計也看不上,於是葉父把所有東西的價格都提了一些。 不過沒有很貴,都按照尋常鋪子的價格來賣的。 附近也有幾個攤子,但都是老老實實擺在地上賣的,像葉父這樣趕著驢車過來,在驢車上面賣吃食的就只有他一個。 加上攤子上賣的東西比較豐富,剛把東西擺出來,就有兩位出門閒聊的婦人來到攤子上。 兩位婦人一胖一瘦,不過穿的都是體面的棉布,從打扮上就可以看出,兩人手裡不缺錢。 葉父眼光老練了,直接熱情地跟兩人推銷起攤子上的烤鴨和烤雞。 “兩位娘子,這是小人祖傳的獨門秘方,這烤鴨和烤雞外酥裡嫩,吃過一回,保管還想著第二回。” 烤雞鎮上的飯館就有賣,兩人也經常吃,並不稀罕。 不過烤鴨鎮上還真沒有,葉父的滷肉鋪離北街又比較遠,兩人只吃過縣裡飯館的烤鴨,還不知道原來鎮上也有烤鴨賣。 烤鴨雖然已經涼了,不過聞著依舊芳香撲鼻,外皮看著就十分酥脆。 “老闆,這烤鴨怎麼賣?”其中一位身材略顯富態的圓臉婦人問道。 “65文一隻,33文半隻。” 葉父把盤子裡的烤鴨端上去一些,兩人聞著烤鴨的香味也有些饞了,兩人一人要了半隻烤鴨。 葉父會做生意,趕緊從攤子上拿了兩塊紅棗糕出來,送給兩位婦人試吃。 這紅棗糕是王春雨根據在宅子找到的方子做的,口味比一般的紅棗糕要好一些。 兩位婦人嚐了嚐,都覺得不錯,不比點心鋪子的糕點差,而且價格也不貴。 富態的圓臉婦人看了看籃子裡面的糕點,溫柔笑道:“這糕點也不錯,給我拿四塊吧。” “好嘞,攤子上還有小米糕、綠豆糕和桂花糕,這位娘子要不要也帶點嚐嚐。” 圓臉的婦人又看了看其他看起來也不錯的糕點,改口說道,“那要兩塊紅棗糕,剩下的糕點各拿一塊吧。” “好嘞,紅棗糕5文錢一塊,其他的糕點4文錢一塊,一共是22文。”葉父手腳麻利地用芭蕉葉將糕點包好。 另外一位苗條有些的婦人,看攤子上還有6塊紅棗糕,想到明天要回孃家,把紅棗糕都包圓了。 一下子就賣出去了一隻烤鴨和11塊糕點,葉父進賬118文。 看著被銅板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