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福家村順著往鎮上去的路,再走上一刻鐘有一座大山,山腳有一座寺廟,每年的這裡都會舉行盛大的廟會。 從官道通向寺廟是一條非常寬敞的大路,路的兩邊就是擺攤的。 葉家有驢車,而且桃花村離得也不遠,七人來到廟會的時間還算早,兩邊的攤子都還有不少空的位置。 在廟會上擺攤是不用攤位費的,位置自己挑,先到先得。 七人來得早可選的攤子還比較多,葉父挑了一個顯眼的地,一家人手腳麻利地收拾東西擺攤。 攤子左邊是賣糖畫的,右邊是賣煎餅的小攤,三家的東西都不會搶生意,省去了不少是非麻煩。 葉家七口人,沒一會就將攤子收拾好了。 來廟會的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煮滷肉的大鍋,大鍋用鐵網分成兩半,一半是滷的素菜,一半是切成小塊的豬下水和幾隻豬蹄。 葉老爺子將爐子生好火,滷肉在鍋裡咕嚕咕嚕地煮著,香味慢慢飄散開來。 中間放的是葉老太太做的柿餅,軟糯香甜的柿餅表面結著一層糖霜,還沒走近就聞到一陣香甜。 柿餅旁邊的是臘肉,有臘豬肉、臘排骨、臘雞和臘兔子,葉父前段時間讓唐大爺做了一個木頭架子,挑了幾塊肥肉多的臘肉掛了上去招攬客人,其他的用幾個揹簍裝著。 柿餅和臘肉都是分開用不同的揹簍裝著的,整個攤子看起來乾淨又舒服。 攤子收拾好,葉老太太趕緊拿出從家裡帶來的餅子,趁著人少趕緊先吃早飯。 葉父從滷鍋裡撈了一些滷下水出來,將滷肉卷在玉米餅裡面,葉家人吃得香,一旁賣糖畫和賣煎餅的攤主都餓了。 賣糖畫的大叔在煎餅的小攤買了煎餅,又在葉家的攤子買了一份滷下水,學著葉父將滷肉卷在煎餅裡面,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 一旁做煎餅的大姐靈機一動,在葉家的攤子買了2斤滷下水,大姐將已經切成小塊的滷下水切得更小一些,然後拿了煎餅做了幾個滷肉捲餅。 沒想到生意居然還不錯,附近幾個沒吃早飯的攤主都過來買滷肉捲餅。 大姐眉開眼笑地又做了十來個滷肉捲餅出來。 葉家幾人看到大姐這操作,紛紛舉起了大拇指。 吃過滷肉捲餅的攤主覺得味道不錯,有一些人又在葉家買了滷肉。 葉老太太覺得這煎餅的大姐會來事,拿了幾個柿餅過去給煎餅大姐嚐嚐,兩人在攤子上聊得熱火朝天。 葉母切了一些滷下水和鹵素菜作為試吃,這時來廟會的人也慢慢多了起來。 “滷味怎麼賣?”一位富家公子打扮的年輕男子問道。 葉父連忙回答道:“豬蹄七文錢半隻,滷豬下水六文一份,鹵素菜五文一份。” 一旁的葉母遞了一根竹籤給男子,又拿了一小碟切碎的滷肉過來,“您可以先嚐嘗。” “我先嚐嘗。”男子也沒客氣,用竹籤戳了一小塊的肥腸試味。 肥腸切得很小,不過卻很香,男子吃了一塊還不過癮,又吃了一塊滷筍乾。 “味道不錯,給我拿一份素菜和一份滷下水。” 男子又在攤子上看了看柿餅和臘肉,可惜都沒有要。 葉青青抬頭看向四周,通向寺廟的大路兩邊都已經擺滿了各種小攤,賣什麼的都有。 有賣精美糕點的,有賣包子饅頭的,有賣煎餅炸糕的,有賣糖葫蘆糖畫的,有賣胭脂水粉的,有賣髮簪配飾的,也有賣各種木製小玩意的小攤…… 這廟會全然就是耍樂花錢的地方,葉青青印象中只逛過2次廟會,以前葉父還在雜貨鋪上工,沒空帶他們來逛廟會。 廟會時常有拍花子,孩子還小,葉母和老兩口也不放心自己帶著孩子過來。 葉老太太看出葉青青和葉西林想去玩,這時街上的人還不算多,葉老太太乾脆讓葉父和葉母帶著3個孩子去逛逛。 葉東林自認是大孩子了,要留在攤子上賣東西。 “小屁孩一個,和弟弟妹妹一起去玩吧。” 葉父拉著大兒子,招呼上兩個小的笑嘻嘻地走了,葉母看著打鬧的父子倆快步上前牽住兩個小的,幾人樂呵呵地逛了起來。 路過賣糖葫蘆的攤子,葉父買了兩根,幾人你一口我一顆分著吃。 看到其他好吃的,葉父都會買上一份,幾人一起分著吃,遇到特別好吃的再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