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老太太看著院子的幾大麻袋的布頭,頓時感覺壓力好大。 葉老太太有點心虛地說道:“這麼多布頭呀?不用都做髮帶頭繩吧,這、這也賣不完呀。” 葉老太太雖然也想賺錢,但是這也太多了,要做到猴年馬月啊! “奶,你想想,一根髮帶是兩文錢,一天起碼能做三四十根,就算一天做30根髮帶,一天就能賺60文,一個月就是1兩8錢了。” 葉青青一點也不覺得辛苦,有錢賺還怕什麼辛苦。 “老孃針線也不差的,豐收,這些布頭我和青青包了。”葉老太太一聽可以賺這麼多銀子精神一抖,拍著胸脯和葉父說道。 “娘,我還會好幾種髮帶和頭繩的樣式,晚上教你跟青青怎麼做。”一旁的葉母笑著說道。 “行,我也不佔你跟豐收的便宜,賺的錢,我們四個人平分。” 葉老太太現在看著成堆的布頭,一點也不覺得多了,甚至還嫌少。 “娘,你跟青青分就行,不用給我和相公。這些布頭都是陳掌櫃和楊掌櫃送的,也不用本錢。” “娘,你兒媳婦厲害著呢,你猜繡繡的繡圖賣了多少銀子?” “6兩?” 葉老太太是見過葉母的繡圖的,金線繡的觀音送子圖既喜慶又好看,光用料就花了三兩銀子,起碼能賺個一倍吧? “你兒媳婦的本事大著呢,可不止這點銀子。”葉父得意地說道。 “10兩銀子,娘,是不是十兩銀子?”葉青青抱著葉母的手,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看著她。 葉父拍了拍葉青青的小腦袋,“你這小傢伙,還真被你猜中了。” “娘,你太厲害了,我也要好好練習,我也要做繡圖。” 被銀子衝昏了頭腦的葉青青,已經不將繡帕這種小件繡品放在眼裡了。 葉青青一臉心痛地看著一旁的碎布頭,既想專心做繡品,又不想放棄做髮帶頭繩的銀子。 “小財迷,做繡品耗眼睛耗心血,不能長時間做繡品的。你和跟以前一樣就行,其他時間你自己安排。”看著葉青青糾結的小臉蛋,葉母忍不住上手揉搓了一把。 “你呀,就會說青青,自己都不注意,一做起繡品就忘了時間。”葉父沒好氣地說道。 為了做這幅繡圖,葉母小臉都熬瘦了,為此葉老太太和葉父沒少說她。 “我的手帕,我的手帕賣了多少銀子?”葉青青差點忘記了自己的繡品。 “上次一樣,19文一張帕子,16張一共是304文。”葉母拿出荷包,將賣繡品的錢給了葉青青。 “這次的繡法比之前的要難一些,我還以為能漲漲價格呢,沒想到還是跟上次一樣。”葉青青嘟著嘴,不是很滿意。 “這次的繡法是難一些,但是手法還不夠熟練,再練練下次估計就能漲漲價格了。”見閨女不開心,葉母趕緊安慰道。 “買了這麼多東西,看來你收的山貨賣的不錯呀。”葉老爺子揹著一大筐的筍子,從小後山回來了。 最近沒有下雨,小後山的竹筍少了一些,但是每天也能挖個一百幾十斤的竹筍,葉老爺子每次去小後山的時候,都會順便挖一揹簍回來。 “大山村的臘肉是真不錯,剛擺出來就有商戶過來買了,臘肉和80斤的幹蘑菇就賺了550文,這都趕上我一個月的工錢了。” “你不是收了180斤的幹蘑菇嗎?還有100斤的幹蘑菇沒有賣出去?”葉老爺子一聽,怎麼還少了100斤的幹蘑菇。 “剩下的100斤幹蘑菇被我用來換了布料。” “還是跟老熟人換的,就是上次跟我們換布料的那一個蜀地商人。這次我們運氣好,又換了兩匹有點小問題的花紋布料,雖然有點小問題,但是賣出估計去也能賺個一二兩銀子。” 隔牆有耳,葉父怕被人聽見,特意壓低了聲音小聲地說道。 “東西先搬進屋裡吧,晚上整理整理,明天一早還要去北街擺攤。” 看著驢車旁的一大堆東西,葉母趕緊催促葉父將東西搬回屋裡。 幾人很快就將東西都搬回了廳堂。碎布頭都倒在地上,葉老太太、葉老爺子和葉青青三人手腳麻利的開始將布頭分類。 顏色好看的布料單獨放在一旁,不適合做髮帶頭繩的就捆成一小捆一小捆的,小捆的碎布頭也能賣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