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王座》最火爆的場面,並不是在美洲,也不在歐洲,更不可能在非洲,而是在亞洲,確切的說是韓國思密達。

不知影片裡的某些元素擊中了大洋彼岸的這個只有四千多萬人口的小國家心坎裡。在大街上,一群一群的影迷披著電影海報,正在排隊進入電影院。

當中也不乏中年人,這很令人意外,話說,以年輕人為主的“風迷”們,大多是網民、宅男,或者是新名詞“屌絲”。

他們在網路裡,在遊戲裡,在電影裡,都能找到關於古旋風的影子,大多數的形象符號,都在內心深處的折射。

簡單的說就是他們的代言人,但為什麼不是在美國,而是一個亞洲國家,這令人不解,當然美國也很狂熱,但真不及韓國。

“這很魔幻,有人已經連續看了三場,早上、中午,晚上,我不知道該怎麼形容,看看吧,院線老闆恐怕都埋怨,門票印刷太慢了。”

美國記者面對不停在身邊擺拍的影迷,一臉不可思議。

霓虹燈下,還有散場不肯歸家的影迷在街邊攤吃夜宵,攤主也不明白,不就是一部電影嗎,至於如此痴迷嗎。

“冰火龍覺醒的場景,非常震撼,我喜歡這種突然咆哮狂躁的感覺。”

“當巨龍用爪子抓住巨石,向世界咆哮的畫面,深深吸引了我,明天還要進電影院,我已經準備好購買CD碟片,永久收藏,冰火龍,我來了。”

“凱特·貝金賽爾很性感,我喜歡這種復仇女神。”

“這是來自韓國首爾的報道,這種場面在很多城市都在上演,也許他們心中都存在一顆王座的心理,或許是這樣的心理作用,才讓他們如此喜歡這部魔幻電影。”

僅在韓國上映三天,《冰火王座》票房400億韓元,打破韓國有史以來最高票房記錄,想象一下,四千萬的人口,分攤下來,人均僅1000韓元,也就一瓶啤酒的價格,但已經很可怕的數字了。

問題是,為何會如此?

很多專家就分析,這不僅是一部電影的問題,而是一個社會問題,也許是社會壓抑太久的一種宣洩,咆哮的巨龍,迎合了這種社會情緒。

韓國媒體反而把這種現象當成是國家民眾自信心的提升。

“我們會以此為目標,發展我們的電影產業,不應該止步於引進海外電影,而是對外輸出我們的文化,就應該這樣。”

韓國社會學專家化身影評人,認為這種現象正是我們國民對娛樂文化的追求和嚮往,增強民族自信心。

一部電影攪動一個國家社會討論,恐怕也只有龍捲風能夠做到,回頭來看,他傾力打造的巨龍怒吼,還真是英明之舉,成為電影的最大買點,至少在韓國地區的上映情況就能反映出來。

“只可惜,巨龍只會在七塊魔石合併之後才能解除永恆之淵的封印,才能再次君臨天下,好一個糊弄人故事。”

蒂芙尼在度假酒店享用早餐的時候,對膝上型電腦唸了網友們的評論,對古旋風擠眉弄眼,滿是不屑之意。

古旋風裝作沒看見,給好大兒一個小籠包,微笑道:“好吃就多吃點,看把你給饞的,口水都流出來了。”

小古笛胖嘟嘟的臉,正好擱在麵包前面,像極了兩個包子,只見他一口咬住包子,蹲下身子,就坐在地上與自己的愛犬Ady開心的用餐,要不是他叫古笛·華恩·格利特,還真以為是小乞兒,要多可憐有多可憐。

“哎呀,你怎麼又和小狗一起坐著吃東西呢。”

不用說,母親很不高興了,一把拉他起來,拍拍身上的塵土,瞪一眼丈夫,埋怨道:“看兒子坐地上也不管,你這真是好爸爸啊。”

“呵呵,他自己不想坐上來,還能強迫他嗎,我是很開明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