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必定是好萊塢電影史上不可被忽略的一年,不僅有《阿凡達》這樣劃時代的科幻電影,也有《盜夢空間》這樣的創意電影,更有奧斯卡首位“雙料”女導演。

特別是目前還在熱映的《盜夢空間》,目前的評分9.2分,也是今年上映電影裡最高的評分,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也獲得眾多讚譽。

“越看越有博爾赫斯小說的味道,在現實與夢境之間,找到一條往來穿梭的通道,勾勒出一種理想狀態,並駕馭其中,達到完美平衡。”——《好萊塢報道》。

“創意是一部電影的核心,《盜夢空間》很好詮釋這個觀點,並在可預見的未來,仍會是不可複製的電影佳作。”——《洛杉磯時報》。

不過任何事物都有兩面,《盜夢空間》的成功,也衍生出一個問題,如此深奧的電影,能否值得大力推廣宣傳。就像是快餐吃多了,需要換種口味。

雖然影片非常有創意,甚至把夢境劃分幾個層級,其實就是催眠的一種延伸思維,並不是多大的創新性問題,但正如古旋風說的那樣,時也命也,僅此而已。

就像斯皮爾伯格在特效電影匱乏的年代,創造性的推出《侏羅紀公園》,但以現在的標準來看,就像是一部稀疏平常的電影而已,所以很多影評人,把《盜夢空間》定義為時代電影的重要拐點,顯然過於誇大了。

甚至有貶低其他特效影片是技術氾濫的無腦電影,這是有失偏駁,也不符合客觀事實,看看拍在影史票房前十的電影都是那些風格的影片,事實勝於雄辯,電影始終是娛樂化產物,不能拔太高,也不能貶太低,平常心最重要。

作為特效電影領域的標誌性人物,喬治·盧卡斯對此很不滿,電影沒有特效加持,等於是失去最絢麗多彩的一面,他指出,如果把《盜夢空間》轉換回黑白色調的電影,結果會怎麼樣。

當然不會怎麼樣,但很多觀眾會不喜歡,這就是電影科技帶來的變化。

其實好萊塢一直都存在技術流派和藝術流派之爭,但大家也相安無事,畢竟是個人選擇,不能埋怨任何人,但如今技術流派大行其道,也獲得商業上巨大的成功,也獲得資本更多青睞,反觀藝術流派,雖然叫好但不叫座,越來越邊緣化,哪怕如《現代啟示錄》、《盜夢空間》這樣的佳作,也抵不過滿地跑的恐龍,天上飛的太空船,甚至是虛幻的神話故事。

“再加上十八層夢境,那又怎麼樣,一樣是同一個故事,沒有可稀奇的事情,”喬治·盧卡斯越發尖銳的批評,屁股決定腦袋,工業光魔是電影科技的標杆,否定技術流派,就是否定他的成就了。

他的發聲,也代表一種態度,可以拍你任何想拍的電影,但不能抹黑他的付出,從小作坊特效,到電腦特效,甚至未來智慧特效,容易嗎。

諾蘭卻未對此有任何評論,本來他也是動作特效出身,《蝙蝠俠》、《黑暗騎士》都是代表之作,要說他屬於哪種流派,還真很難界定,只不過是有更多嘗試而已,沒必要分這麼清楚。

“喬治太急切了一些,反而有點惱羞成怒,電影就是一件商品,不同人群自然不同需求,沒必要上升到相互打壓的地步,”古旋風跟自己副導演傑米討論新電影的時候,順便說了一嘴,他本人也不喜歡分什麼流派,想拍什麼就拍什麼,最終的評判一定是觀眾來決定。

《盜夢空間》能拿到北美3億美元票房,說明其本身有獨到之處,獲得觀眾的認可,但這種認可估計也是一時風潮而已,但要想延續這種風格成為主流,恐怕是一廂情願了。

看看現在準備上線的電影,可沒有太多創意,都是快餐式的Ip電影,這才是膾炙人口,這才是主流,沒辦法,觀眾已經被現實生活折騰夠嗆了,真沒太多精力思考電影蘊含的奧妙,那是影評人的工作,僅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