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原以為兵士操練,必定是花槍齊整,一方一方成陣勢的,原是如此糟亂。”阿柳看著校場中的場面,忍不住說到。
穆清眺望了片刻,回頭道:“各色器技營陣皆是殺人的勾當,豈是好看的?花槍列陣,徒支虛架,只圖人前美觀,須知上了沙場便只有防身立功,殺敵救命才是要緊,那些個虛套操學瞭如何保命滅敵?現在看著雜亂無章,當真到了戰場之上,這些兵將個個便如猛虎悍狼,焉有不勝的道理。這便是李家二郎練兵的高明之處。”
言畢身後馬蹄聲響起,伴著一聲長笑,“七娘謬讚了。這仍是多虧了克明的指點。”L
ps:作者說,阿柳說煎藥的那一段中,她說煎藥方式奇怪,先放了酸棗仁,再放了其他藥材,其實酸棗仁是常見的安神一類藥的藥引,喝過中藥的親都知道,藥引是增強藥效的,不過藥引這個東西,據說是明朝才有的,隋唐時期尚未問世。作者權且把這位有大義的醫士當做是一位民間名醫,早在隋末就已琢磨出藥引的作用來,當做私人秘笈,不肯外傳的。
另外,末段穆清說操練兵士之法,觀點引自戚繼光的《紀效新書》,既然引用了他的觀點,還是提一提吧。戚繼光是誰,不用作者介紹了吧。
☆、第八十六章 人心所歸(四)
李世民縱身翻下馬來,穆清虛行了個禮,阿柳跟在後頭規規矩矩地行了全禮。
兩人一齊走到場邊,看了一陣操練,卻不見英華,穆清忍不住問他:“怎不見英華?”
他隨口便道:“她只與我對陣。”那口吻不容置疑,倒教穆清一時沒了話,本也不想與他說起有關英華的話來,便忙將昨晚與杜如晦議定的事說了。“若教那些村婦白勞作一場,總是說不過去,故我算計著每成十件衣便予她們百錢,每百件一緡錢,作足了五萬件,統共不過五百緡,如此可有為難?”
李世民聞言忙點頭:“這便好了,只是餘下的事還須得由七娘勞心督辦,我且撥十人予你差遣,魯阿六帶來的那些人仍充作運送的車伕,若還需人手,只盡管與我道明。”
穆清抿唇一笑,“暫也夠使了。”心中卻道,眼前這少年郎不過一十五歲出頭,已然老成穩妥,心懷寬大,又不似那起貪婪無義之輩,只不出甚偏差,將來堪負江山的便是他無錯了。
原她還想見一見英華,可當著李世民的面,實是不願提起英華來,只得作罷,先行回宅子備辦下。車伕人手皆充足,她本也無甚好準備的,回到宅中,因精神尚好,倒起了閒心,親自往後廚,操持了幾道家常的菜式。
待晚間杜如晦歸家時,她便笑吟吟地端上芋子酸臛一海碗,炙肉脯一碟,薺菜拌的筍子,再有他一向喜好的湯餅。他一見這一案的吃食,不免又要念叨幾句。得了閒也該擅自歇著才是。穆清卻只笑著替他佈菜斟酒,慢慢道:“午後便閒得慌悶,不尋出點事來,只怕難捱時辰。”
膳後廚下的僕婦來收拾了桌案,歇過一陣,穆清向他叨登起制軍中夏衣的事,又笑談了一回今日所見二郎練兵的情形。不過時。阿柳端來一碗同昨日一般無二的湯藥來。她尚未伸手,杜如晦卻先她一步,伸手接過。順勢便飲了一口,又擱下說燙。她心中又是甜暖又是好笑,卻不好揭穿,只得當做全不在意。
這湯藥按著醫士囑咐的法子煎熬。當真見了奇效,服用之後覺果見深沉。次日外頭剛報過寅正的更次。穆清便轉醒坐起身,眼皮子仍是酸澀,她揉揉眼睛,天尚未透亮。只有帷幔外的一盞夜燭,若隱若現的散發著微弱的光。
身邊的人依然鼻息沉重,為著不擾醒了他。穆清小心翼翼地下了床榻,坐於榻沿上俯身去自去夠她那雙素面的絲履。驀地感到背後一陣溫熱。卻不知杜如晦何時已醒,從背後環抱住她,猶帶著睡意含糊道:“如何起這麼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