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也不奇怪,中國造船業在國際市場上何止是默默無聞,根本就是從來沒有出現在舞臺上過。從1981年給香江包氏兄弟造過一批散貨輪,到後來給何鴻燊又造了一批近海船。始終是憑著中原正統的面子,在港澳晃悠而已。

對於這樣的對手,以現代重工為首的韓國造船企業,又怎麼可能重視的起來?

八十年代的韓國,也確實是有著這樣的自信。在國際造船業,韓國如今的優勢,就是中國二十一世紀一零年代後的場面。

市場份額逐年大步遞增,處於上升期的後發追趕國家,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

“今年、不,明年。將會是我們韓國造船業騰飛的一年啊!”

李在勇能夠無障礙的閱讀日文報紙,他放下了手上的產經新聞報。有些興奮的搓了搓手。

作為現代重工的船舶事業本部經理,李在勇在韓國造船業的風頭可以說是一時無兩。尤其是八十年代後現代重工的國際造船市場份額連年遞增,甚至已經有應該由他出任現代重工總社長的聲音出現了。

而現代重工在韓國造船業中手執牛耳,這樣的位置,隱隱讓李在勇有些韓國造船行業領袖的感覺。

但不得不說,李在勇確實有著和他地位相稱的能力。當廣場協定簽署,他立刻敏銳的察覺到這將是韓國造船業騰飛的關鍵節點。而此時召開的國際傳播集中訂貨會,無疑是韓國造船業異軍突起最好的成名舞臺。

李在勇已經調集了手上所有的資源,動員了三星、大宇、漢拿和韓進,五家共同組成投標團隊,一致對外,從日本人身上狠狠扯下一塊肉來。

時間進入十月,僅僅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日元對美元就升值了百分之五以上。

看過今天產經新聞報對日元升值的報道,李在勇沒有等司機跑過來替他開門,心中幾乎就是豪情萬丈的推開了後座的車門。

他環顧左右,車隊前後是其餘四家韓國造船廠的經理。在他們臉上,李在勇同樣看到了一種縱橫披靡的壯志。

“打倒日本造船業,樹立我們韓國造船的旗幟。諸君,就在此一朝了!”

“是啊,我聽說日本造船企業正在緊急修改合同。”三星重工這次來的是一位常務董事,聽說和某些在日韓國團體有點關係,訊息上相當靈通:“合同價格可是打著滾的往上翻,畢竟誰也不知道這波日元升值會到什麼程度。”

韓國投標團的幹部們相視一眼,紛紛哈哈大笑起來,躊躇滿志的向著會場裡走了進去。

這次集中訂貨會分成了兩個部分,前面半個多月時間是展會模式,到十月末後面一週時間則是拍賣競標模式。

誰也沒有辦法把自己的船舶真的擺到會場上來,所以大多數展品都是模型和技術檔案之類,也有些核心技術裝置的零件展出,但造船業市場本來就是隻有那麼大,多數廠家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

像韓國賴以稱霸市場的就只有五家大型重工企業,日本也就是三菱、川崎、住友那麼幾家,壟斷整個造船業市場70%份額的也許連十家造船廠都沒有。

歐洲造船業已經完蛋了,連10%的份額都拿不到。美國造船業死的更早,如今只剩下造軍艦的能力了。

至於說國際市場上大概佔據8%的“其他”國家,則一般情況下根本不會出現在這樣的訂貨會現場——誰喜歡自取其辱、陪太子讀書呢?

結果就是,這樣的一個舉足輕重的訂貨會,結果表明上看起來還沒有日本的中華料理街熱鬧呢。

當然。在日本吃中華料理也不容易。隨時要防備被青龍偃月刀追著砍的。

關二爺。怪我咯?

好在訂貨會的展會雖然人少,但勝在安全吧。

展會最顯眼的位置,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