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些,說不定,真的有可能對作戰計劃進行實時修改和干預吧?
隱隱約約間,此時不少中**人對前一陣看過的一篇名為《行動中心戰》的內參,有了不少切身的體會。
也許,戰場上真的要迎來一次翻天覆地的變革了吧。而這場變革的攪動者,如今正在燈火通明的營房操場上,指揮著一群新科公司的工作人員,將一個刷著“環氧乙烷”字樣的鐵桶,小心翼翼的運到了一架即將組裝完成的無人機旁邊。
第一百零五章精確制導
“連長,咱們這樣真的就行啦?”畢大崗將鐳射目標指示器架在一塊突起的石頭上,手上好像端槍瞄準一樣一動不動,嘴上卻沒有閒著。
別看他總是難免說怪話,性子也不如其他戰士老實。但畢大崗做事很有一套,認真有毅力,大大咧咧的表象之下,其實有著一顆細膩的內心。
實際上這也是衡建雲將鐳射目標指示器交給他的原因,畢大崗是從小下地幹農活鍛煉出來的,手上、胳膊上很有一把力氣,端槍瞄準八百米從來不出八環。
有了這份手上的穩勁兒,這才能把鐳射從2公里外瞄準到那座鋼鐵大橋的橋墩上。否則一不小心這邊晃上一里面,到了鐳射的那頭,落點就要飄出大橋去了。
但即使已經這麼做了,畢大崗還是很懷疑,自己這樣不用過去埋炸藥,不用和守橋部隊作戰,甚至連身影都不用暴露。
只要拿手上這麼個東西照一照,然後就有炸彈自己飛過來炸掉大橋?這怎麼想,都有點天方夜譚的感覺嘛。
然而畢大崗不知道的是,就在這個時候,距離宋儒闕河五十公里外的中國領空,一架強五攻擊機的飛行員已經完成了導彈發射的所有準備工作。
軍綠色的強五攻擊機是一款非常成功的攻擊機,它能夠完成從鐵炸彈到氫彈的所有作戰任務,然而對地精確打擊任務,它今天還是第一次嘗試。
它的機腹下掛載的並不是任何一種已經裝備中**隊的導彈,而是一種尚在研發過程中的空對艦反艦導彈。也就是後世鼎鼎大名的鷹擊8反艦導彈。
這種導彈是中國從七十年代中期就開始研製。到1985年已經接近定型的中國飛魚導彈產品。其空射型鷹擊8導彈。射程在40到50公里,採用自動駕駛儀和無線電高度表進行中段自控、並採用脈衝多普勒主動雷達進行末端制導。
總後在拿到胡文海推出的鐳射制導套件之後找遍了手上的專案,最後似乎還是鷹擊8最適合改裝成一款鐳射制導導彈。
50公里的射程可以保證飛機處於大多數防空武器的防區外,自動駕駛儀和無線電高度表中控又能保證它準確的飛到目標附近。需要改進的,也只是把計劃中的脈衝多普勒雷達換成光電套件——這樣一來反而還更便宜了。
就現在看來,這次任務的最佳武器還真的非鷹擊8莫屬了。
好在鷹擊8導彈的絕大多數研發工作都已經完成,並且透過了最終的驗收測試,在試驗場上6次試射全部直接命中目標。現在投入使用。已經沒有技術上的問題。讓研發單位緊急改裝出一發使用鐳射制導的導彈,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對於鷹擊8的研發單位海防導彈研究院來說,如果這次表現出色被伊拉克土豪看中,那當然是天上掉餡餅。陸軍雖然對鷹擊8的價格有點呲牙,但也不反對多一種精確打擊手段——雖然等閒根本用不起。
反正有七十億外貿大單吊著,這麼點本錢國防科工委咬咬牙也就掏了。反正最後肯定是伊拉克人買單,多大的成本都能十倍、百倍的賺回來。
到了這個時候國防科工委和總後才發現,自己過去真是錯的太嚴重了。軍火交易沒有十倍以上的利益根本就是在虧本好嘛,過去那種只賺點體力活和材料錢的生意,簡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