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奧斯卡結束之後阿德里安就回到剪輯室內忙起了自己的第五部電影,他總是那麼忙。不過現在問題來了,他的第四部電影呢?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阿德里安的第四部作品在去年就已經拍攝完成,而且邀請了阿爾帕西諾做男主角。按他一直以來的規律,既然已經開始製作第五部電影了,那麼第四部電影也應該早早的完成,可直到奧斯卡之後都沒有傳出任何關於這部電影的任何訊息。

這是件很有趣的事情,當一部電影製作完成卻沒有上映,只有兩種可能:第一種是認為製作得不夠好,電影有著重大缺陷,製作人不願發行上映;第二種則是發行商不看好,認為這部電影既不能獲得口碑也不能贏得觀眾。按阿德里安以往的記錄來看,幾本上每部電影在製作完畢後就會開始宣傳然後上映,而且之前三部電影的高票房也完全可以讓發行商賭上一把,可有意思的是這部電影至今沒有任何訊息。

這種奇怪的情況直到博思沃斯影業的一名員工不小心…露…出口風后才讓人明白了過來,原來奇才導演的第四部電影講述的是一位退伍中校和一名照顧他的高中生的忘年交的故事。簡單的說就是阿德里安製作了一部正規的劇情電影,而不再是那種個人風格濃烈的cult電影。

雖然很想說這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每個導演都會有自己想要製作的電影,喬治盧卡斯同樣有著《美國風情畫》這樣的作品,可是相比阿德里安之前的那些電影,不得不讓人持悲觀態度,或許正是因為這個,阿德里安才對自己的電影一改再改,不願拿出來上映,而發行商也持謹慎態度不敢接手。

這部電影最後會怎樣,是幾經修改依然被冷藏?還是上映之後無人問津?誰也不知道,可惜帕西諾還出演了男主角。如果阿德里安現在正在製作的第五電影依然想要像第四部這樣做突破的話,那麼很可能重蹈覆轍。”

這是刊登在《每日新聞》上的一篇文章,口吻看似很公允,先是肯定成績,然後進行分析,跟著提出質疑,最終進行善意的提醒。可實際上,整篇文章每一處都在暗示阿德里安的第四部電影和第五部電影可能會完蛋,尤其是後面,結尾的地方異常明顯。

這不奇怪,以譁眾取寵為主的小報們能有什麼報道?不過這樣明褒實貶的手法很少用,大多數都是取個誇張的標題,然後在內容裡繼續誇張十倍,以噱頭來當中賣點。如果用了這種手法的話,那就代表賣點人物可以持續關注。

事實也正是如此,這篇文章很快被其他報紙轉載,然後原本開始淡出公眾視線的阿德里安再次被拉了回來。畢竟那篇文章有一點沒說錯,根據他這兩年的記錄,向來喜歡製作完電影就開始宣傳然後準備上映,現在忽然的改變了做法肯定是出了什麼問題,再加上透…露…出來的劇情,文章裡說的那些未必就不會是事實。

於是不少記者開始想方設法的打探訊息,希望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可博思沃斯影業並沒有透…露…出更多的細節,只是表示電影目前正在調整之中。這模稜兩可的話頓時讓人們有了更多的猜測,這位火箭般冒出來的奇才導演該不會真的遭遇滑鐵盧了吧?不僅記者們興致勃勃的進行猜測,某些節目主持人在談到這個的時候也會裝模作樣的做一番分析。

可惜阿德里安並不接受採訪,也將私生活保護得很好,讓記者抓不住行蹤。導演受到的關注畢竟不能和演員相比,走在落日大道上,你也許能認出迎來而來的是西爾維斯特史泰龍或者哈里森福特,但你不一定能分辨出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和喬治盧卡斯。

因此,記者們很快把目標轉向了在其中出演男主角的阿爾帕西諾,可惜帕西諾已經和他們打過無數次交道,知道要怎麼應付他們。

“我對我的表演感到滿意,這是個極富個…性…和魅力的角…色…,我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