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月下旬傳來訊息,西討都督周文育、侯安都在郢州作戰失敗,除了吳明徹逃脫還京,周文育、侯安都及手下諸將皆被王琳拘囚,周鐵虎不降被斬,可以說是全軍覆沒。
太極西堂,側坐在御座上的陳霸先,失去了往日的威武雄風,頹喪地扶著額頭。
“陛下,王琳定會乘勝東下,當務之急應立即任命守衛京師的主將啊!”御座階下,劉師知持笏進言。
陳霸先道:“諸卿以為,誰能擔當此任?”
百官們面面相覷,無人說話。
“沒了周文育、侯安都,陳國就沒人能打仗了嗎?”陳霸先坐正身子,生氣地看著階下眾臣。
孔奐起身說:“臣以為車騎將軍最合適,只是陛下昨日已派他趕赴前線。”【車騎將軍指侯瑱。】
“孔先生這話不是等於沒說?”劉師知譏道。
孔奐沒理他,又說:“目前在京的將領只有左衛將軍徐世譜、南兗州刺史吳明徹可以擔任。”
群臣議論紛紛,不少人都在搖頭。
陳霸先道:“休文,可還有合適人選?”
孔奐欲言又止:“臣未想到。”
劉師知白了他一眼,小聲道:“是沒想到,還是不敢說?”
鬚髮皆白的太子少傅王衝此時顫微著起身:“老臣年紀大了,不怕說錯話,老臣以為長城侯比車騎將軍更加適合,是守衛京師的不二人選,請陛下舉賢不避親!”
此話一出,群臣皆低頭默然無語。
陳霸先內心矛盾重重,他何嘗沒有想過陳蒨,可是一旦調侄兒入京,讓陳蒨手握京畿重兵,自己還能控制住他嗎?將來昌兒回國,陳蒨必是昌兒繼位的心頭大患。
可是王琳的前軍進軍迅速,戰火已經燒到了梁山【今安徽和縣南】,若是侯瑱阻擊不成,京城危矣,徐世譜、吳明徹不是王琳的對手,只有自己親自坐鎮,再指揮一次建康保衛戰,但是上次身邊可是勇將皆在,甲士數萬,現在勇將不是被王琳拘囚,就是駐守四方防止藩鎮造反。
若調陳蒨進京,他可以召集原來的上萬舊部,立刻就解決了京城駐防之需。
一邊是國家的安危,一邊是兒子的未來,孰輕孰重?陳霸先陷入兩難抉擇。
十月二十八日,陳霸先下詔追贈兄陳道譚,驃騎大將軍、太尉、封始興郡王;追贈弟陳休先,車騎大將軍、司徒、封南康郡王。
十一月初三,京城快馬來使到山陰傳詔。
陳蒨在堂前跪接,使者展開詔書大聲念道:“詔曰‘東都齊國,義乃親賢,西漢城陽,事兼功烈。驃騎大將軍、太尉、始興王長子、梁散騎常侍、使持節、都督會稽等十郡諸軍事、宣毅將軍、會稽太守、長城縣侯蒨,學尚清優,神宇凝正,文參禮樂,武定妖氛,心力謀猷,為家治國,擁旄作守,期月有成,闢彼關河,功逾蕭、寇,萑蒲之盜,自反耕農,篁竹之豪,用稟聲朔。朕以虛寡,屬當興運,提彼三尺,賓於四門,王業艱難,賴乎此子,宜隆上爵,稱是元功,可封臨川郡王,邑二千戶,加侍中、進安東將軍,鎮領軍府。其弟梁中書侍郎頊襲封始興王。車騎大將軍、司徒、南康王子、梁中書侍郎曇朗襲封南康王,禮秩一同正王。永定元年十一月丙申。”
使者將詔書遞給陳蒨:“傳聖上口諭,前線戰事急切,望殿下接詔即刻赴京,不可耽誤。”
“臣遵旨。”陳蒨雙手接過詔書道:“天使一路勞頓,稍事休息,容我安排好家裡的事,就隨天使赴京。”
陳蒨吩咐夫人沈妙容收拾赴京的行李,丫鬟僕婦紛紛道喜,改口稱沈妙容為“王妃”,沈妙容聽得十分歡喜。
韓子高、華皎和到仲舉聞訊先後趕到陳蒨租住的宅院,陳蒨將詔書展示給他們看,三人都為陳蒨高興,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