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就是,“新省會”級在“南達科他”級戰列艦面前有著微弱的效能優勢,可比起“依阿華”級來說,卻差了很大一截。

直到美國參戰的時候,唐帝國海軍才搞清楚了“南達科他”級與“依阿華”級這兩種同為“北卡羅萊納”級發展而來的戰列艦的區別,可以說,唐帝國的情報部門在戰前的疏忽帶來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依阿華”級戰列艦最初設計的標準排水量是35000噸,而後來則改為了45000噸!而“新省會”級設計的標準排水量是38000噸!如果兩艦的效能相當的話,那麼“依阿華”級就多出了幾千噸的裝甲鋼,其防禦能力明顯好得多!另外,“依阿華”級採用的是使用50倍口徑身管的406毫米主炮,而不是“南達科他”級的45倍口徑身管的406毫米主炮,火炮的威力肯定有所提高,甚至有可能提高不少!

面對這一情況,唐帝國海軍要設計新的戰列艦是來不及了,而當時正好研製出了更好的高溫高壓鍋爐,以及55倍口徑的400毫米主炮。海軍立即決定全面改進“新省會”級戰列艦,而第二批“新省會”級戰列艦就是按照這一標準建造的,排水量增加到了41000噸,戰艦上去掉了一些不必要的部件,部分修改了內部結構,結果多出了3500噸的裝甲重量,這些裝甲全部敷設到了戰艦的關鍵部位上。另外,全部採用55倍口徑炮管的400毫米主炮,那兩艘大修的戰列艦也換上了新的主炮(因為無法完全更換動力系統,而且也無法對艦體結構做大改,所以只能放棄了增強裝甲防禦的計劃)。

其他的改進之處也有很多,比如用了更好的雷達,更好的炮瞄系統等。更重要的是,這六艘戰列艦都用了23式穿甲彈的改進型號(重量更大,著重加強了遠距離的穿甲威力),在使用55倍徑的主炮時,其穿甲威力得到了近一步的提高。另外,戰列艦的主炮射程提高了到21海里(之前最大隻有19海里),對“南達科他”級戰列艦的主裝甲帶的穿透距離增加到了14海里,而預計對“依阿華”級的主裝甲帶的穿透距離也在10海里,也就是大概兩萬碼(美軍的計算標準,一碼約0。9米)左右。這一效能一點都不比“依阿華”的主炮遜色,當時美軍的mk…7型主炮(“依阿華”的主炮)的最大射程為20海里出頭,大概在10海里的距離上可以穿透“新省會”級知道主裝甲帶。

新戰列艦帶來的最大問題就是訓練難以及時完成,在第三特混艦隊奔赴西南太平洋戰區的時候,第三特混艦隊的訓練工作只完成了大概六成左右。談仁皓讓第三特混艦隊躲在後面的原因也就是要讓新兵們儘快熟悉他們的戰艦。常薦新也很清楚這一點,而且他在第三特混艦隊重新成軍的時候還對艦隊的編制做了一番修改,包括提包了500多名老兵為士官,提拔了80多名優秀士官為軍官,並且將這些分配備到了四艘新戰列艦的關鍵崗位上,由他們來負責帶新兵,並且訓練他們的新部下。

下午,收到了談仁皓的命令後,常薦新就讓艦隊南下了,並且在大概六點鐘左右就到達了第一特混艦隊後方,接著,新的命令發了過來。

“這是談將軍要我們在夜間巡邏的海域。”航海參謀先在海圖上標出了命令中提到的海域,接著用紅色的鉛筆標出了一條航線,“這是美軍第33特混艦隊被發現時的航線,談將軍判斷他們正在追擊第四特混艦隊,所以要我們機動到第四特混艦隊的西南面去,在夜間攔截第33特混艦隊。”

常薦新在海圖上看了一陣,然後就在司令艙裡來回走了起來。因為戰列艦上的空間要比航母大很多,最主要的是,不需要設定航空作戰部門,所以司令艙更加的寬敞。

“讓艦隊轉向,加速到22節,另外,下達戰備命令,做好夜間炮戰的準備工作。”常薦新停下了腳步,“讓廚房提前準備好宵夜,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