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成功突圍,攻城又掠地!(第1/2頁)
章節報錯
牛金立、馬有成本打算夜襲摩訶頂,偷襲簧堂嶺王薄的軍營,報昨夜一箭之仇。誰知王薄早有準備,在簧堂嶺佈下口袋陣,伏擊了牛金立、馬有成,兩人被殺得大敗,拼死殺出重圍,奪路而逃。
兩人盔歪甲斜,狼狽不堪,正欲倉惶逃出谷口,忽然衝出一哨人馬,攔住兩人去路,為首一人,橫刀立馬,大聲斷喝,“爾等休走,留下人頭再說。”此人正是王薄起義軍的副頭領,孟讓。
牛金立、馬有成嚇得魂飛魄散,有心擇路再逃,一看四處都是義軍將士,已經無處可走,索性拼命殺了過來。三人三把大刀,上下翻飛,殺作一團。
牛金立、馬有成雖然不是什麼英勇無畏的戰將,但是逃跑的本事卻是一點也不含糊。兩人對孟讓一陣猛攻,趁著孟讓手忙腳亂的時候,兩人在和孟讓錯蹬而過的時候,催馬往谷口狂奔,衝過谷口,往山下逃竄而去。
王薄設下口袋陣,大敗官府軍隊,取得起義之後的首次勝利,雖然只是小勝,卻是極大的鼓舞了義軍計程車氣。
牛金立、馬有成卻是一場大敗,兩千人馬全軍覆沒,灰頭土臉的回來見蘇南章。蘇南章說道,“蘇某早就看出此去凶多吉少,但是人微言輕,兩位一定不聽勸告。經此慘敗,我們必會陷入被動。為今之計,我們必須上報齊州督撫,派兵救援,咱們三人齊心合力,共同抗敵方為上策,兩位意下如何?"
牛金立、馬有成剛經歷一場慘敗,早已沒了底氣,又怕上面追究,不敢上報求援,只能靠蘇南章去寫奏報,蘇南章自然將責任推到他們二人身上,自己趁機上位,兩人雖然心知肚明,卻也毫無辦法。
果然,幾天之後,齊州就派來了三千援軍,帶來了口令,申斥了牛金立、馬有成,並責令以後聽從蘇南章的排程,由蘇南章一人統帥三軍。
正在蘇南章成功上位,成了三軍統帥,打算長期圍困長白山,迫使義軍陷入困境的時候,劉霸道、孫安祖兩支義軍已經進入了章丘境內,分南北兩路,埋伏在官兵背後,然後設法通知王薄,打算三路夾擊,大敗圍剿長白山的官兵。
王薄接到訊息後,十分高興,立刻修書一封,派遣親信送到劉霸道、孫安祖兩位首領。三人商定,劉霸道率領義軍,攻擊東路的牛金立,孫安祖攻打馬有成的西路,竇建德埋伏在蘇南章的南邊,和王薄率領義軍,從長白山往下突擊蘇南章的大營。
三人約定之後,在三更過後,將士最疲倦,睡得正香甜的時候,忽然一起發起攻擊。蘇南章三人根本毫無防範,措手不及,結果被殺得一場慘敗,三人各自領著殘兵敗將,逃回了各自的縣城。
王薄、劉霸道、孫安祖三路義軍勝利會師,在摩訶山頂聚會慶功。三人一番商議,打算由杜伏威、孟讓率領一部分義軍留守長白山,王薄、劉霸道、孫安祖三路大軍,數萬之眾,攻打章丘城。
章丘城只是一個小小的縣城,已經將守軍交給牛金立等人剿滅長白山義軍,結果三人一場慘敗,幾乎全軍覆沒。城內哪有兵力守城,兩三萬義軍,排山倒海,一陣猛攻,章丘城就被攻陷,縣令都沒來得及逃脫,當即被義軍斬殺。
王薄等人,憑著士氣正盛,接連將長白山附近的州縣,全都攻陷。王薄趁機造勢,寫下一首知名的《知士郎》歌謠,讓義軍將士教百姓四處傳唱,歌謠中寫道:
長白山前知世郎,純著紅羅錦背襠。
長矟侵天半,輪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蕩。
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
歌謠的大致含義就是:長白山腳下有一位知世郎,一律穿著紅羅袍,外罩著鮮豔華麗的馬甲。手持沖天的丈八長矛,手中揮動的寶刀刀光如日光耀眼。以獐鹿、牛羊為食,保持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