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和羅藝,各自率領大軍,在雲州城外,列開陣勢,又是一場大戰。羅藝使用自己的鐵甲連環馬,將楊林的二十萬大軍,衝殺的稀里嘩啦,陣形大亂。這一千名黑衣黑甲的重甲騎兵,所到之處,如入無人之境,橫衝直撞,所向披靡。 伍建章、張須陀等猛將,雖然各個神勇無敵,率領著將士和重甲騎兵一場惡戰,無奈他們甲冑堅韌無比,刀槍招呼到他們身上,根本構不成威脅,倒被他們利用戰機,接連進攻得手,自己的將士死傷無數,只能躲避他們的衝擊。 楊林立馬高坡之上,看的真切,急忙下令撤退,羅藝卻趁勢殺出,率人圍堵楊林。楊林縱馬衝下山坡,掄開虯龍棒,接連打翻幾名羅藝手下的將士,縱馬狂奔,率領人馬急速撤退。 羅藝哪肯輕易放過,在後面掩殺追趕,一直追出了百十里路,才率領人馬,敲著得勝鼓,凱旋而歸。 楊林大軍總算止住頹敗之勢,有了喘息之機。紮下營寨,召集將士,商議如何應對羅藝的進攻。 羅藝一招得手,獲得大勝,得勢不饒人,休整一天之後,繼續以一千鐵甲連環馬,重甲騎兵為先鋒,繼續向楊林發起衝鋒。 楊林自知不敵,起寨拔營,後退三十里,避而不戰,並命士卒,在營前四周,廣挖深溝塹壕,以防羅藝鐵甲連環馬的攻擊。羅藝一時也無法再次強攻,互相都在思考打敗對方的良策。 正在雙方僵持不下之際,長孫晟帶著邱瑞、尚司朗來到楊林大營。楊林接到稟報,親自迎接他們進入帥帳。 中軍大帳裡,幾人分賓主落座,楊林先是說道,“長孫先生,此次暗中進入南陳數月,不知進展如何?” 長孫晟回稟道,“王爺,整個南陳政權已經病入膏肓,我們進入南陳之後,暗中聯絡了一些高官,花費重金收買,在他們中間挑起爭端,讓他們互相爭權奪利,產生內鬥,如今已經頗見成效。另外,南陳朝中官員,包括皇上在內,上下充斥著一種麻痺思想,他們以為靠著長江天險,就可以高枕無憂,無心治理地方,處理朝政,因為皇上都不關心朝政,迷戀美色風月,大小官員都一心考慮如何巴結逢迎,結黨營私,貪腐成風,混亂不堪。只是苦了南陳的百姓,身處暗無天日的水深火熱之中,見不到任何希望。” 楊林點頭,說道,“南陳腐朽至此,真是比之商紂,有過之無不及,早該將其剿滅,還百姓一個清平世界。對了,邱瑞、尚司朗兩位將軍,能夠及時醒悟,歸順我大隋,實乃我大隋之幸,本王表示歡迎啊。” 邱瑞說道,“都怪我們二人,當時一時糊塗,沒有看清這時事。幸虧長孫先生良言相勸。我們又做了詳細的調查,方才知道,秦彝將軍確實是為南陳自盡殉國,實是不幸。事後王爺也是十分痛惜,並且厚葬秦將軍,還為秦將軍建造祠堂,供後人祭奠,銘記秦將軍的忠勇,如此大義之舉,我們十分敬佩。” 尚司朗也說道,“古語云,得民心者,方得天下,我師兄秦彝之所以令齊州萬民景仰,皆因其清正廉明的為官之道,還有忠心為國的赤膽之情,今日普天之下,只有我大隋軍隊,是在為天下百姓謀取生存之路,軍民上下一心,共圖富強,此乃正義之師,我尚司朗必以師兄秦彝為楷模,以天下百姓福祉為己任,為大隋效犬馬之勞。” “說得好”楊林聽後,站起身來,向二人深深一揖,說道,“如果天下有志之士,皆向邱瑞、尚司朗兩位將軍一樣,國何日不強?百姓何日不富?” 長孫晟說道,“王爺,聽說羅藝有一支彪悍的鐵甲連環馬,十分厲害,大敗我們,讓我們吃盡了苦頭,可有此事?” 楊林撫額嘆息道,“是啊,本王也正為此事大傷腦筋,目前尚無破敵之策啊。” 邱瑞說道,“我和那羅藝有過幾面之緣,雖然未曾深交,但是算起來我們也是親戚,不如我去找那羅藝,說明情況,勸其罷戰休兵如何?” 長孫晟說道,“我看不可,羅藝此人,出身江湖草莽,桀驁不馴,性格乖張,此時正是得勢,未必肯聽你的勸解啊。” 楊林說道,“不錯,本王也正是此意。若想重新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