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彝眼看著百姓穿過了楊林的軍隊,一路往北而去,終於放下心來。在出逃的百姓隊伍之中,秦安喬裝成百姓的模樣,護送著自己的妻子和兒子,也離開了馬鳴關,秦彝心願已了,再無牽掛。 秦彝摘下虎頭鏨金槍,挺槍一指楊林說道,“靠山王,放馬過來。” 楊林早就手持水龍虯龍棒,嚴陣以待,見秦彝向自己發出挑戰,於是雙腳踹蹬,馬往前衝,雙棒揮舞,一招流星趕月,拍向秦彝。 秦彝側身避過,大槍直刺楊林左側肋下。楊林左手揮棒隔開,右手棒丹鳳朝陽,擊向秦彝太陽穴。秦彝低頭躲過,大槍又刺楊林右肋,楊林葉底藏花,一棒將大槍磕開,然後連續進招猛攻,兩個人槍棒並舉,殺在一處。 秦彝駐守的馬鳴關,四面被圍,敗局已定,只求能戰一天,就不讓楊林前進一步,不惜以身殉國,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所以此次動手交戰,是抱著必死之心,出招凌厲快捷,兇猛異常,再無顧忌。 楊林則對秦彝思賢若渴,敬佩有加,希望秦彝最終幡然醒悟,歸順大隋。再有就是楊林知道秦彝在百姓心中極有威望。若是能勸降秦彝,不但自己如虎添翼,更是民心所向,此地的百姓也會擁護自己的隊伍。 相反,如果自己率領大隊人馬,強攻馬鳴關,或者傷害了秦彝,勢必激起百姓的不滿,人心盡失,那就可能影響整個戰局。 所以,楊林和秦彝相比,在出招上就有了不同,一個使出渾身解數,只求一勝,一個以守為主,不想傷人性命。雙方大戰了一百多個回合,依然難分勝負。 秦彝見久戰之下,還是無法戰敗楊林,也突然感覺興味索然,沒了心氣,於是虛晃一招,對楊林說道,今日天色不早,我們明日再戰。" 楊林收住招式,微微點頭,看著秦彝帶著兩千人馬,返回馬鳴關,不禁搖頭嘆息,也感到對秦彝有些無可奈何。 長春關的程友德,收到自己的結拜義兄秦彝的親筆信,便立刻召集手下,打算率兵前去支援。 手下將士一聽,卻紛紛反對,勸程友德說道,“程將軍萬萬不可啊,如今長孫晟率領五萬人馬圍困咱們長春關,聽說他們又設計取了齊州城,連朝廷派來的監軍高阿古都投降了靠山王,馬鳴關已是腹背受敵,處於絕境之中。如果我們率領區區兩萬人馬前去救援,不但杯水車薪,無法扭轉敗局,我們還成了羊入虎口,也有去無回啊,程將軍。” 程友德卻說道,“你們此言差矣,於公來說,馬鳴關是齊州和我南陳的門戶,如果我們和秦將軍聯手守衛馬鳴關,楊林的大隊人馬,就始終無法進入咱們的齊州腹地。我已經再次急報上奏,希望皇上派來援兵相助,如果我們堅守馬鳴關,最多一個月,等皇上的援兵一到,我們就有反敗為勝的機會啦。” 程友德又說道,“至於於私來說,我程友德,秦彝將軍,那是程某八拜之交的義兄,義兄有難,程某豈能袖手旁觀?坐視不理?”眾人見將軍心意已決,也就不再相勸了。 程友德如何不知道此次出兵救援馬鳴關的兇險?他離開府衙,回到家中,對自己的夫人莫氏說道,“夫人,如今隋朝大軍壓境,馬鳴關危在旦夕,鎮守馬鳴關的,乃是我的義兄秦彝,於公於私,我都要捨命去救,如今你身體多病,兒子還在襁褓之中,我卻要舍你們母子而去,真是讓我肝腸寸斷,痛不欲生,但是,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就應該做個忠義之人,希望夫人莫怪。” 莫氏夫人一聽,頓時淚如雨下,知道丈夫心意已決,便啜泣著說道,“夫君且放寬心,自管以國家大義為重,妾身一定不負所托,我們母子等著你平安歸來。” 程友德說道,“我一旦率領人馬,離開長春關,隋朝軍隊必然乘虛而入,攻入博城,夫人還是帶著孩子,早點趕回老家斑鳩鎮,躲藏起來,萬一我還能活著回來,就去老家找你們,萬一......,還請夫人無論多苦多難,都要帶大我們的兒子,程友德在此謝過夫人啦。” 莫氏夫人含淚答應,目送著程友德走出家門,趕奔府衙。 程友德召集所部人馬,出了長春關,趕奔馬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