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 定遼(第1/2頁)
章節報錯
慕容家人丁興旺,斬盡殺絕是不可能的,還是有不少人躲過了一劫。
慕容德、慕容楷領著十幾個慕容子弟,率三四千騎突圍而出,向北竄入草原之中。
黑雲大軍不滿五萬,圍城都勉勉強強,城中如此混亂,不可能面面俱到。
此次清洗之後,慕容氏人丁凋零,除了慕容垂一系,其他幾家從此沒落下去。
逃入草原的慕容德、慕容楷也掀不起什麼大浪。
攻破龍城,徒河的陽騖立即投降,李躍廢為庶人,罰沒全族,遷陽氏全族入鄴中安置,楊略沒讓逄約滅其滿門,已經是最大的賞賜。
以前對士族能懷柔就懷柔,如今燕國滅亡,天下大勢已定,必須展現鐵血手腕來。
兩三日後,抄沒的錢財糧食堆積如山,僅龍城周邊清理出隱蔽的人口就多達十餘萬。
以前估算燕國人口百萬左右,如今看來至少翻一倍。
慕容家子嗣昌盛,人人都是公侯,都是將軍城主,可想而知侵佔了多少。
這種局面別說悅綰和慕容恪,就算是商鞅、吳起來了也沒用。
除非把燕國上上下下犁一遍,但慕容恪沒有如此魄力,更沒有這種鐵血手段。
慕容儁剛準備來一個“校閱見丁,精覆隱漏”,就不明不白的“英年早逝”了。
“傳令,封逄約為揚威將軍,平州刺史,賈堅為遼州刺史,崔瑾為鎮東將軍,護東夷中郎將,持節都督平遼二州事。”
龍城破了,遼東歸梁,雖然還有一些城池在抵抗,但影響不了大局。
有功則賞,有過則罰。
逄約快刀斬亂麻,主動背起黑鍋,李躍自然不吝賞賜。
“遼東既平,當遷百姓填河北,增強國力,與秦國決戰。”崔宏拱手道。
“不然,遼東百姓不可動,只遷遼東士族豪酋即可,遼東空虛,河北不穩,別忘了高句麗還在海東虎視眈眈。”李躍反對。
當年司馬懿從遼東遷走二十萬百姓,造成遼東空虛,高句麗、宇文、段氏、慕容填補空白。
後八王之亂五胡亂華,河北百姓為躲避戰亂逃入遼東。
算是補充了不少人口。
李躍再遷回去,豈不是重蹈司馬懿覆轍?
“然則經營此地,非一朝一夕之功。”崔宏屬於傳統士人,並無國界的觀念。
沒有價值的土地能放棄就放棄,集中精力經營中原,然後羈糜外圍。
從秦始皇時代便按這套規則行事。
不能說崔宏想法錯了,畢竟梁國最大的威脅是秦、晉,集中力量對付他們是對的。
不過李躍想的更遠一些,“現在遷百姓填充河北,以後再想經營遼東就沒那麼容易了,適應了中原,誰還願意來這苦寒之地?至於秦、晉,不差這兩百萬人,遼東經營好了,以後也是大梁的糧倉和牧場。傳詔,凡我華夏百姓,一律歸為庶民,免賦三年!”
李躍讓賈堅、逄約、崔瑾鎮守遼東,是想遷一些忠於大梁的河北士族豪強來此地。
一則抑制內地豪強,二則借豪強之力,守住這塊地。
全靠普通百姓,很難抵擋遼東諸族的滲透和擠壓,而士族豪強對土地的狂熱不在大梁朝廷之下。
“陛下此詔一下,遼東鮮卑、烏桓豈不濫竽充數?”盧青拱手道。
李躍哈哈一笑,“只要他們承認,那便是華夏百姓!“
慕容家推行了幾十年的漢化,鮮卑人跟中原人差距並不大。
習俗、衣飾都差不多,連語言都改成了漢言。
從歷史軌跡上看,什麼拓跋慕容宇文,最終不都融入華夏?
“陛下英明。”崔宏拱手一禮。
“中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