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在主持人說話之後,大家趕忙下臺拿上食材。
蘭騰和葉海河只有團隊任務,經過一番商議,倆人決定拿豬頭參加比賽,菜品名字是錦繡扒豬臉。
聽到這個名字,白路驚為天人,直問兩位大師傅:“你倆是不是受什麼刺激了?”
兩名大師傅不回答問題。只管冷傲回話:“看你了。”
“看我個腦袋。老子忙著呢。”
白路選的菜是古菜,不過沒什麼新意。據說是清朝皇帝吃過,認為很好很好,從此流傳下來。菜名是八寶豆腐羹。
做為大中華美食之一。有了傳承之後自然會有改變。沒人知道康熙帝最開始吃的豆腐羹是什麼模樣。反正做來做去,不外乎豆腐。於是豆腐塊或豆腐丁,就要看廚師想怎麼做。
一提到羹。肯定要煮,肯定要加湯,除去豆腐塊大小或有不同之外,所謂的八寶也會有變化。
依照美食養生的學說來說,什麼季節就要吃什麼季節的菜。偶爾變換下配菜也很正常,如同揚州炒飯一樣。
但歸根結底來說,其實是白路不在意有什麼配菜,反正有豆腐就成。
而事實上,他想做的是少林八寶酥,同樣是皇帝吃過傳下來的玩意,也同樣是沒有個固定菜譜。商家為吸引顧客,弄出個名頭,隨便配些食材,只管賣錢,其他的並不重要。
因為白路對和尚無愛,所以改成豆腐羹。
這道菜除豆腐外,需要七種食材,正常情況下,蝦、雞肉、蘑菇、火腿都要有,其它豌豆、乾貝等或可替換。
既然是比賽,白路當然不會隨便做出道菜了事,他把豆腐切絲,切成文思豆腐那樣細,雞肉、蝦仁等同樣切絲。
具體制作過程沒什麼可說的,無非是先處理各種食材。比如雞絲和蝦仁需要醬過,火腿蘑菇筍等食材料要切片,還有蔥花輔味。
然後呢,就要把這一堆東西放鍋上煮,煮來煮去的,煮到後來再加入雞絲和蝦仁條。再然後,菜就成了。
當然,這道菜如果仔細來做,還有許多種講究。奈何白路懶惰,隨便湊合湊合得了。做為他這樣懶的傢伙,肯把豆腐切絲,已經十分難得。
不過這傢伙就會做菜,儘管懶惰異常,菜成後卻很好看。
看菜品外貌,好象文思豆腐那樣,其實是八寶豆腐,一條條白色豆腐線,整齊繞成個旋渦狀。在豆腐線中間,零星點綴著其他顏色的細線。
湯碗中有很多種顏色,更有綠色蔥花浮面,好象秋湖漂著夏荷,這樣一道菜端上去,評委們馬上被菜色打動。
只有中國老頭評委在琢磨菜名,說是文思豆腐,有些不像,說不是,又很像是,一時間也搞不明白。
看到這道菜,日本老頭評委甚是震撼,日本也有豆腐,雖然沒有咱們那麼全,但是常見的幾種都有。在看到一個人把豆腐切成這種狀態後,老人家很感慨。
日餐講究精,什麼東西一傳到他們手裡,馬上會得到大幅度系統上的提升。比如咖哩,比如豆腐,都和原先的不同。
先說豆腐,據說是鑑真和尚去日本時帶過去的,很咱們吃豆腐的歷史當然沒法比,文明古國別的沒有,就是有歷史。不過呢,日本人在學會製作豆腐之後,便創造出日本豆腐,好吃好看的玩意,一不小心傳回大陸,讓我們吃個過癮。
不光豆腐,日本有種調味品叫味增,日本人巨喜歡吃,用這玩意能煮湯,其實也是從中國傳過去的。不光日本,韓國的大醬也是咱的起源,當然,也能做大醬湯。
從某種程度來說,味增和大醬很像,都是大豆和食鹽的產物。
現在暫且不說味增、大醬,只說豆腐,日餐講究食物的充分利用,不喜歡浪費,他們的精多限於對食品味道的提升,至於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