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八兩金的風cháo又起來了!大家都想知道,這八兩金的事兒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到底這個八兩金是不是在騙人,是不是背後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可是,當記者們紛紛找到八兩金,哪怕願意付錢採訪他的時候,之前那個只要收錢就肯接受採訪的八兩金,卻不接受採訪了。難道這是別後真的還有蹊蹺?很快,一些記者們聯絡上了新加坡等地可以熟練使用英文的地方,然後跟那邊的記者聯絡,接著就得到了這八兩金的一個簡單的簡歷——他93年出道。一年出演了7部電影,不過在裡面都是一些小配角,或者說是比較大的特約演員而已!

什麼叫特約演員?這就是一個處於群眾演員和真正配角演員之間的一個等級。相對於群眾演員都是扮演人肉佈景,最好臉不要出現在鏡頭前,因為如果被觀眾記住了臉的話,很快就會被人發現這人肉佈景居然出現在了好幾處地方,甚至可能來來回回“死”了好幾次!而特約演員就是那種真正能露臉的演員。不過這種演員的臺詞並不多,起碼比正經的配角演員是比不了的。

這特約演員裡面也是有等級劃分的,一般來說都是劃分為了三級——上中下。下級的不用說,那自然話少到不行,比如抗戰片裡面rì本的一個小隊長,也許會對著攝影機來一個“八嘎牙路”。或者是一路小跑跑到了什麼少佐的面前,報告軍情。而中級話可能就更多一點,變成了一個詳細彙報軍情的一個小頭頭——可能有長達上百字的軍情讓他彙報。

而到了上級的特約演員,那就跟小配角沒什麼區別了,不過更多的時候,他們這個特約演員那也就是跟客串一下的明星差不多——的確露臉比較多,但是戲份實在太少。可能整部戲從頭到尾也就是那麼四五個鏡頭。然後總共加起來五六分鐘的表演時間。可能最後被導演剪了幾刀,到觀眾面前也就是一兩分鐘的戲份,但是到了這個地步,那已經是可以被字幕打上名字的了!

八兩金自然就是這樣一個特型的特約演員,他不管是剛出道還是到了前兩年,基本上在電影裡面出場的時間都不長——基本上都是在一個片段具有特殊戲劇意義的時候,他才會出現,就像是《喜劇之王》裡面張柏芝在夜總會里面接待耳朵、鼻孔長蟲子的商人皮埃爾的時候。

當記者們挖出來了這八兩金的歷史之後。那美國輿論界可就更熱鬧了——這八兩金居然93年出道之後,一共拍攝了60部電影了!光是看這些資料,那就會覺得這簡直就像是電影界的頭牌巨星啊!畢竟就是好萊塢的巨星,那一年一部電影的話,要拍60部也要拍60年啊!就算是特別牛的一年兩部電影,這60部也要三十年啊!哪怕是一年四部電影,這到頭來也要15年啊!這八兩金居然短短的5年時間。就拍攝了60部電影?平均下來一個月一部?這尼瑪不是超受歡迎的演員還是什麼?

於是乎,在這些媒體們一渲染一質疑之後,那八兩金在美國的處境可以說一下子就陷入了最危急的時候了!現在是人就覺得,這八兩金背後肯定有一個神秘的組織。一定有一個想讓他再美國瞬間出名的邪惡炒作計劃!記者們和老百姓們,當然想知道這事兒到底是怎麼回事,誰想拿八兩金就是沒反應,就是不接受採訪,好像突然變成了縮頭烏龜似的!

就在這八兩金不願意出來接受採訪的時候,那外界可是各種猜測亂飛!記者們開始跟港港那邊的記者聊了聊,然後得到了三瓜倆棗的訊息之後,那就開始各種渲染。他們開始發現了這八兩金本來有9處房產和4個商鋪,結果因為金融危機之後房價暴跌,最終導致房子和鋪子全都沒了,甚至還據說這八兩金去拍過三級片……

於是乎,這八兩金的經歷在這些半懂不懂得記者筆下,就變成了曾經港港的影帝八兩金,在經濟好的時候,那是各種生活糜爛,各種超前消費,結果在經濟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