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得知國民黨留守幡龍補給基地的只有第一六七旅主力和地方保安團,興奮地說:“拿下幡龍!用敵人的物資補給我們的部隊。”他分兵兩路,一路偽裝主力,引誘胡宗南主力追擊,暗中集中主力四個旅連夜奔襲幡龍。胡宗南主力被誘到綏德以後,解放軍猛攻幡龍,全殲守敵六千七百多人。胡宗南主力火速回援,但路程太遠,等他們趕到幡龍時,解放軍主力早已離開休整去了。
青化砭、羊馬河和幡龍之戰,彭德懷部共殲敵一萬四千多人。隨後在隴東、三邊戰役中又殲敵四千多人。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之後,又取得榆林戰役和沙家店戰役的大捷。宜瓦戰役,解放軍殲滅國民黨整編第二十九軍;宜川戰役,又殲敵二萬九千四百人。幾個戰役狠狠打擊了胡宗南所謂的“天下第一軍”,彭德懷穩住了西北戰局。毛澤東為他這位忠誠的部下和幾乎從無失手的老鄉,深情地賦詩一首:
山高路遠溝深,大軍縱橫馳奔。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毛澤東派警衛員把這首詩送給彭德懷。彭德懷看了,拿起筆將後面一句改為“唯我英勇紅軍”,把原詩又送還毛澤東。
彭德懷比毛澤東小五歲,差不多和毛澤東同時參加革命。多年共同征戰,毛澤東對彭德懷的耿直忠誠、能征善戰非常看重。
。 想看書來
湖南人頭上有一道催促成材的緊箍咒(3)
有一天,崑崙縱隊在天賜灣宿營,毛澤東、周恩來和任弼時等人坐在火堆前談古論今。毛澤東說:“小時候我喜歡看《三國演義》,讀起來就放不下。有一天我忽然想到一個問題:怎麼書裡的人物都是武將、文官、書生,從來沒有一個農民的主人公?我納悶了兩年:種田人為什麼就沒有人去讚賞呢?後來我想通了,寫書的都不是種田的人!《三國演義》算我讀的第一本軍事教科書吧!可也受了一點騙,許褚好像不得了,現在發覺算不得什麼,我們警衛排的戰士都是種田的農民,我看哪個都比許褚厲害。關雲長就不如我們彭老總。”
他認為,關羽斬了華雄,誅了顏良和文丑,過五關斬六將,抓了于禁,殺了龐德,威震華夏,但他孤傲自大,不講策略。毛澤東認為,劉備讓關羽去荊州,犯了一個不可原諒的錯誤。而彭德懷既具備關雲長的忠義勇猛,又能夠靈活執行上級意圖,足以獨撐危局。
湖南人成材的另一個重要方法是與時俱進。唐浩明先生指出,明末清初的湖南哲學家王夫之對與時俱進的精神已經有了規律性的認識,最先整理宣傳這一概念的是湖南著名維新人士譚嗣同。
湖南人的實踐,往往體現了與時俱進的理念。湖南人具有創新的勇氣和與時俱進的傳統。正是秉承了這一創新求變的傳統,湖南人能夠引領時代二百年,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留下輝煌的篇章。
下面所舉的事例,說明湖南人很懂得什麼叫“識時務者為俊傑”。
在湖南軍閥混戰時期的譚趙戰爭中,譚延輳У牟肯虜填議嘣饊粕�峭幌�О埽�費雨'悲痛欲絕。他帶領餘部去廣州投靠孫中山,來到湘粵交界處的最高點,北望湖南,愴然淚滴:“萬沒想到,唐生智在節骨眼上幫了趙恆惕,氣煞我也!宋鶴庚,你是怎麼提拔軍官的?”
宋鶴庚狼狽地回答:“現在的人都他媽的這麼世故,有奶就是娘!軍閥沒一個講義氣的!”
譚延輳�鞠⒌潰骸鞍��笥諦乃饋N胰�鶉�洌�賜噶撕�暇��暮詘怠N沂翟謔俏�臼∪嗣衩庠獗本�艴鋃��θプ觶�諛媳苯環嬤惺醞紀菩瀉�獻災巍:�先俗約汗蘢約海��煺媼耍∥藝媸前沒詘 !�
蔡鉅猷吊著被槍打傷的胳膊,說:“譚公莫要心灰意冷,大起大落